今日滬深兩市又來一波單邊下跌,70多只個股跌停,滿屏“綠水青山”。今年年初因出國旅游躲過大跌之后,其后幾次大跌也基本躲過,包括這次,又一次毫發無傷。
最近早參多次指出“當下行情寧愿不做,也不做錯,保住本金就是勝利”,希望朋友們能聽進去。
在2691開啟的反彈中,虧了一些,原因很簡單,題材輪動太快,容錯率低,稍一遲疑,盈利就變成了虧損。
而在判斷反彈是否結束的關鍵時刻,出了兩件大事,一是證監會公布了退市新規,二是高首席在山西證券的演講發酵,頓悟股市新低已成定局,減了大部分倉位。
這兩件事在早參都做了點評,后者音頻全文發送,后來被刪,最近文章被刪的厲害,無語。
與老讀者之間是有默契的,幾位朋友留言,聽了演講立馬清倉,這說明我們都聽懂了高首席的意思。
再解釋一遍吧,國家隊的重心在匯市,股市只會在關鍵時刻拉一下金三胖,延緩下跌節奏,而以高首席為代表的活躍資金(券商系、公募系等)卻準備做投降派,懂了么?
中美貿易摩擦,各自國內都有“投降派”和“騎墻派”,美國的馬斯克、扎克伯格與中國的高首席之流是一樣的。沒必要罵他們,既得利益群體總是將自己的利益擺在第一位。
對散戶而言,這種行情下,有兩大任務,一是努力學習股市技巧,提高認知能力,股市歸根到底是認知變現的地方,虧錢歸根到底是認知不到位;二是保住本金,做好眼下的工作,為將來的大反攻儲備子彈。
不要杞人憂天,股市跌不沒,現在跌的越厲害,將來的報復性反彈就越有力。無數人羨慕998、1664、1849的大底,而在歷史就要重演的時候,卻被嚇破了膽,看不到其中的機會。
貿易戰美國弄不死我們,只會送給中國股民一個超級底部,當然,大部分散戶只有若干年后回頭看才會有這種感悟,這就是認知上的差距。
把早參中的附言摘錄過來:
“投機成長中有兩個臨界點,在第一個臨界點之前是艱辛的學習,用勤奮都不足以描述,簡直是廢寢忘食的惡補。完成這個階段的時間因人而異,但1萬小時定律是最起碼的。
過了這個基礎臨界點后,反思和質疑開始產生價值(之前別瞎反思),實踐和總結推動著越過第二個臨界點,但悟性和天資可能讓一些人永遠翻不過去。
兩次質變之后,將開始享受學習積累和資產積累的雙重復利。”
說一下自己,在第一個臨界點之前,幾乎把能找到的技術類、基本面類的書籍都讀了,有些只是泛讀,在這上面花的錢沒有一萬也有八千了,時間沒法算,但看盤的時間早就過一萬小時了。
第二個臨界點,不敢肯定說自己現在就過去了,因為總覺得在實踐上還有所欠缺,但至少在這波熊市中,操作已經游刃有余,還需經歷未來牛市的考驗,牛市只有爆發才算跨過這個點。
那么大家也應該找準自己的位置,與其抱怨自己改變不了的現實,不如行動起來,找準方向,提高自己的認知。
牛市是認知變現的時候,你現在把自己的認知提的有多高,那么牛市你賺的鈔票就有多厚。
如果不去努力改變,難道要一直做一根黨國的韭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