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次新股進行分類?
第一種方案,從時間上分:
最近三個月上市的,定義為近端次新;
上市在三個月以上的,定義為遠端次新;
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定義為老次新。
對老次新,也可以直接稱之為16年上市次新,簡稱16年次新,17年次新。
第二種方案,從技術形態上分:
上市連續漲停的次新股第一次開板,稱之為新開板次新,所有的次新股都有機會享受這一稱號,而且就一次;
次新股開板后往往經過整理后再次出現新高,此時成為新高次新;
次新股經過暴漲之后,往往有一個超長時間的下跌回歸過程,這種稱之為超跌次新。
有的次新,不漲停不研究;有的次新,調整到20日均線,也值得提一句,這根據實際情況來。
這里特別增加一種簡單粗暴的分類,依照連續漲停的次數分類,即二板、三板、四板、五板....
第三種方案,從炒作屬性上分:
最強的稱為妖,以前稱為龍頭,現在流行叫妖,咱跟著流行的來;
然后是其它屬性,比如題材分類,次新+油氣、+海南、+填權、+奶業振興、+芯片之類,這個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來分。
賺錢效應,指的是昨天打板的資金,今天如果大概率賺錢,這就是賺錢效應好,反之,都被悶了,這就是賺錢效應差,這當然可以數據量化。
同花順有一個指數叫做昨日漲停表現(883900),一看就明了,別看這幾日大盤指數往下,賺錢效應可是連續漲了五天,做短線還是參考這個指數,滬指本身已經異化,并不能指導短線操作。
與賺錢效應關聯的是市場情緒,賺錢效應好自然市場情緒高,賺錢效應差自然市場情緒低,情緒往往善變,有時一只標桿股炸板都會影響情緒轉折。
因為要專研次新,+題材,其邏輯規律在寫文章的過程中,自然就捋出來了。
次新是適合波段和短線的,但絕不適合長相廝守,參與者要有嚴格的止損意識,這個止損還有機會成本在里面。
這篇文章會放到以后每一篇寫次新的文章下面,能想到的就這么多。所以到此結束。
Ps:恭喜中海達喜迎一字漲停,在這么垃圾的行情中如此耀眼,看看文章中對它的定位“這只股票有點像002371北方華創,都屬于產業鏈上游,業績有確定性”。
就這樣吧,以后這種邏輯明確,買點明確的個股會繼續推薦,專門為它們寫文章,但我的主要精力,要轉移到次新,+題材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