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末二月初的大跌,除去美股帶節奏的因素,最大的原因是主力資金已經知道中美貿易戰不可避免,提前出貨所致,所以在大跌中看不到國家隊護盤的痕跡,同樣在今天這波特朗普發動貿易戰引發的大跌中,依然看不到國家隊護盤的身影。
根據公開報道,幾只國家隊的救市基金撤得太快幾乎空倉了,為了掩人耳目,在大跌中又回補了部分倉位。
僅從技術角度,除非得到消息,大部分人是無法避免二月初小股災引發的回撤的,連王亞偉這類頂級私募都無法避免,他旗下的諸多產品,二月份無一盈利。
但今天的大跌,其實是可以回避的,因為技術和盤面上已經發出撤退信號,雖然僅僅提前了兩天,但我們還是捕捉到了。
將軍 | 今天盤面給了諸多撤退信號,你看懂了嗎?
但,無論如何,今日A股反應過度了。
1996年5月,美國單方面宣布對華貿易報復措施,時任外交部發言人的崔天凱在記者會上就此事回應:
“雙方在知識產權領域存在的分歧,只能通過平等協商來解決,而不應采取施壓和報復的強權手段。”
22年后,美國再次對中國發起貿易戰,巧合的是,已是中國駐美國大使的崔天凱再次回應,卻是另一番語氣:
“如果別人想來硬的,我們也來硬的!看誰堅持到最后! ”
從當年略顯悲壯的“平等協商解決”,到如今底氣十足的“奉陪到底”,外交部已經不缺鈣了,但A股還缺。
美國對華十大關稅定向打擊行業,新一代信息技術、自動執行功能的高檔數控機床和工業機器人、航空航天設備、海洋工程裝備、高技術船舶、新能源裝備、高鐵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和高性能醫療器械。
大家看,這些行業都是我國全力發展進行產業升級的行業,十三五科技攻關項目,完全覆蓋了這些美國準備掐脖子的地方。
比如數控機床和機器人,一直都在歐洲買企業,美的早就拿下了全球三大機器人廠商的庫卡。航空航天一直是獨立發展,從來沒斷過。海工、新能源和高鐵,美國想掐死比較難,我們局部已經領先。
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相對弱,不怕,有獨角獸通道,優質企業可以快速上市圈錢發展壯大。
從2013年開始布局一帶一路,到發力供給側改革,再到金融去杠桿,在貿易戰背景下,回頭一看,全是對的。所以我們的國家沒閑著,早就準備這一天了,所以外交部可以很“硬氣”。
今日的大跌,是情緒的宣泄,用不了多久,A股就會回過神來,開始炒作貿易戰概念股--進口替代。
農業板塊今天當了先鋒,大飛機、芯片板塊盤中也有資金重點攻擊,黃金股也有資金持續接力,這些都是反應快的資金,也是A股死多頭。
當年熊市中,去IOE(不再使用IBM小型機、Oracle數據庫和EMC存儲設備)誕生了一批計算機牛股;現在打貿易戰也是要誕生一大批牛股的,所謂危機危機,危中有機。
現在是貿易戰的第一回合,美國先下手為強,中國先禮后兵。
我支持國家強勢應戰,以打促談,雙方耍完狠之后,還得坐下來談,中美升級到全面貿易戰玉石俱焚的可能性不大。
到年底會發現,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的外貿增速和GDP增速影響恐怕比想象小得多……
市場是情緒化的過度恐慌,而這種時候最適合找準機會梭哈上一把,我們也是見識過多輪股災的人,怕啥,天塌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