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圍暴跌只是造成低開,并未引發踩踏,萬興科技創造換手9連板的偉業,極大 帶動市場情緒,次新股隨風而起,但主要走的是資金情緒和技術形態,并不是基本面支撐,所以雖有一定空間,但不能長久。
醫藥股龍一是盤龍藥業,該股還屬于證監會的“扶貧概念股”,注冊地在國家貧困縣,走快速通道上市,沒有排隊。
醫藥板塊表現驚艷,從個股來看,恒瑞醫藥、科倫藥業、華東醫藥等多只醫藥龍頭個股的股價亦創下了新高。
醫藥板塊上漲的邏輯在于資金的“蹺蹺板”效應,趨勢性投資者從去年漲幅較多的白馬藍籌股中撤出,選擇了相對低估的醫藥股,資金驅動只是結果,醫藥行情背后還有內在邏輯支撐?!?/span>
第一是行業復蘇的現象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2013年之后,行業承壓,企業增速下滑,2016年4季度到2017年2季度筑底,之后基本上呈現緩慢抬升的趨勢。
第二,股票估值合理甚至被低估,機構配置比例低。大部分的醫藥行業龍頭企業估值基本在25~30倍之間,即便是創新藥企業看起來貴一點,但如果用價值投資所倡導的現金流折現法來看,也不算貴。
醫藥行業根據藥品屬性可以分為化學藥、生物藥和中藥類。
化學藥的龍頭有新和成、爾康制藥、億帆醫藥、恒瑞、華東醫藥、信立泰等;
生物藥龍頭有智飛生物、華蘭生物、雙鷺藥業等;
中藥龍頭有康美、步長制藥、云南白藥、片仔癀、同仁堂、麗珠集團等。
具體到藥品,二代胰島素的龍頭通化東寶,精神類藥物龍頭公司恩華藥業,大輸液的龍頭公司科倫藥業、華潤雙鶴,生長激素的龍頭長春高新......
醫藥行業細分比較多,尋找切實可靠的細分龍頭是比較好的投資路徑,做中長線波段更有價值。
任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