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12年,那時王亞偉還是華夏基金的明星基金經理,號稱公募的一哥,而證監會的主席則是現任的銀監會主席郭大人。
當時一哥在郭大人的一個會議上,大談特談銀行股不好,堅決不買銀行股,郭大人怒了,直接對一哥說:“你不懂”。
被當眾打臉不懂銀行股的一哥在華夏基金待不下去了,奔私成立昀灃。
掀起改革旋風,觸動既得利益群體的郭大人也被調到山東當省長,直到去年二月進京接替尚福林的銀監會主席之職,似曾相識,當年尚大人的證監會主席之職也是郭大人接替的。
也許只是湊巧,工商銀行在郭大人接棒之時悄然走出新高,自此一路向北,一年漲幅48.33%。而奔私后的一哥應該還是沒有看懂銀行,去年收益遠遠跑輸工商銀行。
銀行為什么漲呢?大家真應該好好讀一讀,11月24日寫的文章:
將軍 | 北京十年房價回顧與當年創業板大牛市的最大教訓!
中國銀行,是優質核心資產。
比特幣,大部分人看不懂,并不代表它不會漲;同理,看不懂銀行股,更不代表銀行股不會再漲。
人是需要被洗腦的,多看幾篇研報,就能看懂銀行股上漲的邏輯了,老分析師最擅長的事情就是搞解釋,可能就是同一批人,在幾年前,告訴你,5倍市盈率的銀行股仍然是高估的,而現在他們可以告訴你10倍的銀行股仍然是低估的。
不出意外,兩會后鶴大人將榮升副總理之職,那么他會在達沃斯論壇上說些什么呢?
你要是知道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改革是人家搞的,你就會明白為什么世界都想聽他的聲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