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20多年里,中國保持著極高的廣義貨幣(M2)增速,在世界主要國家中遙遙領先。為此,央行長期背負“濫印鈔票”的罵名。
如果把錢當成水的話,中國需要有一個資金的蓄水池,將央行發行的巨額貨幣吸收進去,避免物價大漲。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樓市除了商品功能,更是被賦予金融屬性,成為一個超級蓄水池,吸納超發的貨幣。
所以,雖然M2增速高,但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的食品類通貨膨脹卻長期保持在較低的位置。
這個池子理論可是央行行長小川同志發明的。如今,隨著房價的回調,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股市似乎成了一個最重要的蓄水池。
房子炒來炒去是資金空轉,而股市可不是,除了創造傭金和印花稅,更重要的是解決了企業的融資難題。
股市還有消滅貨幣的功能,這些年的熊市,套死了多少人的資金,如果這些資金流向實體,樓市和物價不漲瘋了才怪。
所以印錢降通脹,印錢給地方政府解決掉地方債,通脹就交給股市解決了。
目前的股票市場和十年前的房地產市場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這個相似之處在哪兒呢?
第一,大家都已經覺得不便宜了,但實際上,優質資產,相較而言從來不會便宜。別看今年漂亮50漲的比較兇,可能以后更厲害。就像十年前北京的房價已經很高了,但與今天相比呢?
第二,更重要的就是現在股市的定位,接替房市成為更大的貨幣蓄水池。
現在這個觀點其實不討好,因為十年前唱多房市的人(任志強)是被扔鞋,臭罵的,現在唱多A股也是有點不合時宜,畢竟A股帶給股民的更多是傷痛。
但,中國居民的財產配置,在未來五年內,會漸漸從房市分流出來更多的配置到股市上,這個趨勢及所帶來的超級機會,大家一定要把握??!這是一個能改變階級地位的機會,就像你十年前咬牙貸款買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