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行情,很正常,上證50到了攻堅時期,上面是15年救市時的15萬億套牢籌碼,不在這里洗籌才不正常。
今天高位藍籌股開始相繼補跌,京東方A受減持利空影響沖擊跌停,前期的熱門板塊芯片替代,5G,人工智能,超級品牌相繼補跌,盤面上虧錢效應大增,近40股跌停。前期的高位白馬股比亞迪,中興通訊封死跌停。
這些補跌的股票,最大的特點是獲利盤巨大,連續的上漲,PE已經到了高位,已經不再有估值優勢,長期以來的調整需求在短期被集中釋放。重整旗鼓,再拾上升趨勢需要超預期的業績。
希望這波調整最好能到年線,洗就徹底洗干凈,前期提示“警惕主流行情中級調整即將到來!”之后,雖然50繼續新高,但把融資的錢還了,倉位降了不少,這次下來,可以再把倉位加上去。
這輪調整剛開始的時候,還有觀點認為應該去中小創、次新股上抱團,我比較反對這種觀點,在文章中說過多次。事實證明,把地主斗死了,貧農一樣沒好日子過。
將軍財經早參把一線和二線藍籌整理好了,還會把三線藍籌整理出來,未來根據行業和企業業績增長情況,把成長股也整理出來,未來就在這個大池子里選股票玩,畢竟IPO速度這么快,股票家數奔著4000只去了,誰有那么多精力研究這么多股票呢,基金也沒這份精力,非細分行業龍頭,非高增長連看都別看。
如果對目前的行情沒信心,建議再看一篇上周的文章。
以績優藍籌為主導的慢牛風格一旦確立短期是很難扭轉的,即使下跌,反彈的時候,資金仍然會配置優質的績優藍籌,估值低是最大的優勢,畢竟好資產從不缺乏資金配置。
再者,基本面業績因素和政策面金融強監管也不支持中小創全面強勢反彈,所以不要指望白馬藍籌股倒下后,中小創會趁機崛起迎來年底大反攻,藍籌和成長股之間是一損俱損的關系。
就在上周結束的上海小規模的私募聚會里,又有人在運作資金抱團入市,這里有一部分是產業資本,也有一部分是其他行業撤出來的游資,他們的嗅覺一向敏銳,無論是投機性資金還是立足長遠,這是積極的信號。
很多上市公司,手頭現金一大把,不敢投資再生產,只敢買銀行理財,說到底是沒信心的表現。不止是民企,部分國企也一樣。
這次調整,對于長線資金,先知先覺者已經開始抱團入市,對于中線資金,博弈短差抹平成本的時候已經來臨,這就是季風。
一個敏銳的投資者應該關注時機和現實走勢,跟隨資金的步伐,跟隨資本的殺戮氣息,這是頭腦的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