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舊約中法老和釋夢者約瑟利用權力套利,蠹空整個國家經濟的悲劇,一直在人類史上循回往復。這篇來自會員關于銀行業的深度思考,從約瑟的故事出發,引出今天的銀行背靠國家信用,利用強制息差將整個社會變成一把大剪刀,從而引發對金融行業風險以及實體經濟如何發展的思考,字字珠璣,發人深省。格隆匯在這里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各位投資者,以此拋磚引玉,希望能夠引起大家的共同探討。
一
舊約中記載了這么一個故事:一位埃及法老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先出現了七頭肥牛,之后肥牛消失了,出現了7頭形銷骨立的瘦牛。法老召集群臣給他解夢,一位剛剛出獄的解夢者約瑟號稱能解決這個問題,約瑟說,這個夢意味著未來將會出現七個豐年和七個災年。并且向法老獻計:豐年的時候貯存糧食;荒年的時候便能出售這些糧食。
法老恍然大悟,任命約瑟為宰相。同時約瑟要求法老頒布禁令,全國只允許他做這一單生意。果然解夢應驗了。在七個豐年里,約瑟收購大量糧食;而在七個歉收的年份里,法老和約瑟成了毫無廉恥的壟斷商,強迫購買者接受不公正的價格,支付不起的被迫交出土地。若想生存,必須賣身為奴:整個國家財富和土地統統落入法老和釋夢者約瑟手中。
這就是釋夢者約瑟的故事。但利用權力無恥套利,蠹空整個國家的經濟的的悲劇,在人類史上卻一直在重復。
如果問當今有什么“釋夢者約瑟”——舉一國之力利一人,你會認為是什么?很多人會認為是房地產?!皩嵏烧`國,炒房興邦”,“房地產掏空中國經濟”,這樣的論調一直甚囂塵上。的確,在將自己收入四分之一以上(北上廣深均值)交給房東的那一刻,在每個月支付集兩人之力才能清付的房貸之際,很多人都是這么覺得的。可是房地產就是惡的源頭么?或者說房地產就“足夠惡”了么?在看到下面一張圖之后,也許你就不這么覺得了。
十年來,房地產企業平均凈負債率基本都在60%以上,2016年開始更是直線攀升,至今已經突破了100%。房地產不過是銀行體系的打工仔,比起銀行的惡,房地產不過是小巫見大巫。每一家房地產企業與銀行都是共生的:借錢拿地的是銀行,借錢兼并的是銀行,向居民發放購房貸款的也是銀行,最重要的是“笑瞇瞇”低價接收儲蓄,再高價賣出貸款的只有銀行。
他們接受儲蓄的時候,就是壟斷專營的“豐年購糧”;他們通過各種渠道發放貨幣的時候,就是毫無廉恥的“災年放糧”。
二
銀行到底有多賺錢?通過A股上市公司中,銀行業與其他產業的利潤比較,我們很容易得出結論:銀行才是中國經濟的地主,實體經濟不過是可憐兮兮的打工仔。以房地產為例,你把你的工資交租給房東,或者攢齊首付交給開發商,他們卻轉手而去還他們欠銀行的債。
實際上每一個能夠或可能能夠賺錢的公司都如同腐尸,迅速吸引銀行群鴉畢至。他們如同賣毒蘋果的女巫,給這家公司許諾:吃了我的蘋果,你能迅速膨脹成為最牛逼的??墒倾y行并不會關注這家公司是否正義,不關心這家企業是否對經濟真的有價值。也不會在乎吃了蘋果之后,這個人是變得強壯還是迅速陽泄。
在每一場泡沫破滅的時候,我們能看到人性的貪婪,卻沒看到人性的陰影后,給他遞上毒蘋果的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