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養生
佛系養生的話題始終離不開消費主力軍,人們在賺錢的同時不忘記養生,而且責任越大,反而越注重身體健康。今年無論是80后還是90后,都在一如既往地“囤枸杞”。2019天貓“雙十一”數據顯示,新生代的中年人購買了超過56%的枸杞——80后占比32%,90后占比25%,超過其它年齡群體。
個人形象
生活壓力雖大,但人們對個人形象的關注有增無減。在今年天貓“雙十一”的消費排名中,美妝和面部護理依然名列前茅,但不一樣的是,排名前10的進口商品品類中有6種商品屬于個護產品。而在2018年的天貓“雙十一”進口品類前10名當中,保健品、牛奶粉、嬰兒相關產品名列前茅,個護產品,比如潔面、卸妝和化妝水等排名相對靠后。
短短一年時間,消費主力軍們更加關注個人形象。當然,在這一需求突然爆發的背后,那些來自直播間的吆喝聲功不可沒。直播帶貨成為今年的一大熱點,直播帶貨在2019天貓“雙十一”銷售總額中占比超過30%。
“傾家蕩產李佳琦”,了解一下?
“雙十一”提出至今已有10年,消費者的需求在這10年間發生了很多改變,這背后有企業的推動,讓其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比如今年“雙十一”新增1億用戶。也有商家刻意創造“需求”,比如各種各樣的推銷方式——不怕購物車空空如也,推薦得多了,就有想買的了。
不管怎樣,我們無法否認,這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已經逐漸影響到國際電子商務行業,甚至已經成為衡量中國經濟整體狀況的一個重要指標。除了天貓數據外,中國網聯、銀聯公布了更為全面的數據:“雙十一”當天,各支付清算系統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7.79億筆、金額達到14820.70億元。如果將這些錢平均分攤至每一個中國公民的身上,也就是說,全國人民人均花費1000元。
消費主義的造勢,我們每個人幾乎都已經身處其中。對于大多數消費者而言,我們可以不買東西,但是不能不逛電商平臺。
對于商家而言,經過多年的“洗腦式”教育,“雙十一”已經成為整個商業化鏈條中的一環,各方都意識到:不參與雙十一恐怕就只有“死路”一條。新消費創造新供給,電商顛覆的早已不止是零售行業本身,而是對所有產業鏈的重新洗禮。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或“財經365網”微信公眾號看財經深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