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率先企穩 基建地鐵迎頭跟上!大家感覺房地產入冬,一線城市樓市開始企穩。根據上海二手房指數辦公室發布的數據,11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套數為13390余套,環比上升11.11%,同比上升18.28%。以成交面積計,環比上升12.29%,同比上升16.62%。二手房11月成交量回升逾一成,與一手住宅成交環比上升9.34%基本同步,一、二手房成交均走出小幅回升行情,說明樓市已經開始企穩。我們此前在“2019年,中國樓市拐點到了嗎?”文章中提到過,中國樓市一般都是“量在價先”,全國銷量領先房價三至四個季度。最先企穩的,將會是一二線城市。因為需求剛性,稍一松動,量價企穩。
注意,一個最新動向:進入12月以來,上海等多個城市地鐵規劃密集獲批。12月19日,國家發改委關于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2018~2023年)的批復稱,同意上海市城市軌道交通第三期建設規劃,建設19號線、20號線一期、1號線西延伸線及機場聯絡線、嘉閔線、崇明線等9個項目,規劃期為2018~2023年,三期規劃的線路總長度 286.1 公里,初步估算項目總投資約 2983.48 億元。除上海之外,近期以來,包括重慶、杭州、濟南幾個強二線城市的新一輪軌交規劃或者規劃調整也密集獲批。并且下半年,軌交規劃獲批的幾個城市均為城區人口規模較大的一二線城市。
這讓遠郊區與市中心的的通勤時間大大縮短,讓遠郊區變成了人們可以常住的區域,人口向一二線城市流入依然是大趨勢。房地產周期:長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從國際上看,大都市圈是不斷擴大的。日本1.3億人、3700萬在東京,韓國5000萬人、2500萬在首爾,由此來看,未來房地產趨勢,很清晰。
市永遠難以達成一致,有人看空,就有人看多,多空打了十幾年,兩者的差距是好幾個階層……日前,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家庭資產指數報告》。報告指出,家庭新購房中,首套房比重下跌,多套房增加,購房的投資和改善性需求增加,剛需降低。具體來看,新購房目的中投資用途占58.2%,比上季度增加。說明目前住房交易以投資為主。改善型需求占到26.7%,有增加趨勢,說明換房比例增加。剛需僅為15.1%,有降低趨勢。
有意思的是,無房家庭房價預期指數高于有房家庭。總結一下,有錢人不看好房價,但是買買買,沒錢的人非??春梅績r,卻總是在觀望。有錢人的錢沒地方去,買房。沒錢的人等著房價再跌一跌,湊足六個錢包去買房,總是錯過時機。窮人把錢賠進了股市,很有可能這是買房的首付錢,有錢人把錢都買了房子,那么未來如果房價下跌,富人資產縮水,窮人有希望上車;而一旦房價繼續漲,那就是嚴重的兩級分化,沒錢的人要實現階層的跨越基本上只能是中彩票了。
這一次歷史性的十字路口,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我們的看法是,剛需,買,投資,不要超過資產配置的50%。房地產調控,哪怕一個小決堤都會萬眾矚目,于是,菏澤這座以牡丹聞名的城市,卻因為房地產政策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座棚改第一城??!
以上就是葉檀論股市的內容,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更多關于葉檀的財經言論請點擊》》》葉檀論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