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財經最新文章,時機,趨勢,命運,會讓一些企業不經意站上風口浪尖。
我喜歡看一些死去活來,浴火重生,越挫越強的企業,這些企業,一定有自己獨特的基因。想像中的傳統產業,應該是田園牧歌式的,或者城鄉結合部粗放式生產的,或者是不懂全球大勢當壕的,可君樂寶,不哼不哈的,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2018年11月2日,君樂寶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這個殊榮,甚至來自于靈魂人物的一根筋。
消化全球資源,中國牛有全球胃,君樂寶,是一家純粹的本土乳業企業,跟國際化好像不沾邊。壓根不是這么回事,君樂寶已經融入了全球產業鏈。你手上拿著一袋牛奶嗎?這包牛奶的包裝很有可能是進口的,鮮奶包裝得嚴密阻隔氧氣,百利包裝中間有五層共擠薄膜,利樂包裝里面有鋁箔。你喝的奶怎么生產出來的?流水線上,花花奶牛站上去,自動擠奶,自動下來,這套流水線,是國外進口的。人要喝奶,牛要吃草,風吹草低見牛羊,用游牧的方式散放啃草?不存在的。君樂寶巨大的牧草上,垛著一堆堆的干牧草,這些牧草產自國內外的大草原。
中國進口干草很多。荷斯坦牧草雜志的數據是,2017年上半年,中國進口干草97.7萬噸,從美國進口69.8萬噸,占總量71%;從澳大利亞進口14.3萬噸,占15%;排名第三的是蒙古,進口量6.6萬噸,占總量7%;緊隨其后的是加拿大,進口量累計4.9萬噸,占總進口5%。參與中國牧草供應的,還有西班牙、吉爾吉斯坦、阿根廷、俄羅斯等。
牛吃的草是來自全球的,我們的牛,有全球化的牛胃。不僅如此,君樂寶采用的牧場管理體系是借鑒以色列先進經驗和技術的牧場管理體系,執行的是遠優于歐美日本標準的高標準,管理體系早已與歐盟BRC、IFS等全球最高標準接軌。我去參觀君樂寶奶粉車間,從開放的車間巨大的玻璃窗看進去,員工穿著潔白的工作服,人數很少,自動化水平是全球一流的。君樂寶從美國、丹麥、西班牙、瑞典等國引進一流生產設備,實現管道化、自動化、密閉化、標準化,生產工藝采用經典的濕法、附聚工藝,奶粉成品大顆粒、易溶解。融匯全球10個國家的20多項專利。
君樂寶牧場上的小牛牛,奶牛的祖上,大多是從澳大利亞來的。光有優質奶源還不夠,嬰幼兒奶粉還有很多輔料。君樂寶在全球選擇最優質的供應商,跟愛爾蘭KERRY、荷蘭皇家帝斯曼、以色列領先油脂等全球一流的奶粉輔料供應商簽署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確保奶粉的品質與安全。一家純粹的本土企業,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全球產業鏈。中國心,加上國際產業鏈基因,這是君樂寶。這家企業在所有方面融入了全球產業鏈,沒有全球產業鏈,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君樂寶。君樂寶,有點像香蕉企業,黃或者白,都可以,關鍵是利用全球資源,建立本土核心企業,向全球學習。進博會,是改革開放深入的標志。君樂寶這家企業,既是改革開放的成果,也證明了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內在需要。
魏立華很軸 君樂寶死嗑一件事,兩年前在君樂寶的時候,見到魏立華總,他已經滿頭白發。我說,我想問問三聚氰胺的事,行不行?魏總說,問吧,總得面對,與其別人說,還不如自己說。魏立華說,跟三鹿有聯系,也沒有聯系。1995年開始,君樂寶做的是酸奶,區域銷售得不錯。這一年,君樂寶在全國酸奶市場做到了第三名。跟三鹿是股權合作1999年,當時的全國奶業老大、同處石家莊的三鹿集團看上了君樂寶在酸奶方面的實力,希望用品牌入股。魏立華也想借助三鹿的品牌實力實現更快發展,于是三鹿以品牌加區區70萬元入股,成為君樂寶的股東之一,君樂寶作為獨立法人自主經營。
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發。有這么個股東,雖然君樂寶一直獨立經營,雖然君樂寶沒有生產過奶粉,雖然酸奶產品檢測都合格,檢測報告也都寄給了所有經銷商,還是停產了13天,還是陷入了滅頂之災。三鹿破產后,魏立華與員工到處籌措資金,通過拍賣買回了三鹿持有的君樂寶股份。2008年9月,也就是危機爆發那個月,公司賠了1000多萬元。接著月月賠,家底快賠光了,直到2009年4月才有了一點利潤。
那時候,整個中國乳業陷入危機。從2008年到2017年,中國進口嬰幼兒奶粉數量從4萬噸增長到29.6萬噸,漲幅超過7倍。而國產奶粉的市場占有率從原來的65%以上一路暴跌至30%以下,一線城市只有15%。魏立華軸的一面在此時盡顯無疑,哪條路難他走哪條。為的是,將來。2009年,全年微盈。2010年,君樂寶銷售額13億,2012年,達到20億。元氣稍稍恢復,魏立華把已經設計好的酸奶工廠的方案推倒重來,全部按照國際最先進標準重新做方案。新工廠是目前國內最大、最先進的酸奶工廠。這一來,成本大大增加,可他下決心死磕質量。2012年,他又萌生了生產嬰幼兒奶粉的念頭。這在別人看來,簡直是找死,連他的家人都強烈反對。但他還是力排眾議做了決定。有資深營銷專家,建議做奶粉先要在新西蘭或澳大利亞注冊公司,在那里弄個加工廠負責生產,從外向內打,這樣一來,國內消費者就認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