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請問潘總,您覺得網紅經濟能持續多久?另外我有一個小小的請求,待會兒能不能跟潘總單獨合照一張?
潘石屹:網紅經濟能紅多長時間,Ayawawawa來回答,合影的事情我來跟她說。
Ayawawawa:我覺得一個人能紅多久,跟機遇都是成正相關的。打一個不好聽的比方,我們就像渾水,在洗衣同里的渾水,有的滾到上面,有的就滾到下面了,這是由各種各樣機遇組成的,也許我今天紅,明天可能就不紅了,這多有可能存在。但是決定你紅不紅的關鍵就是你的作品,你要不停得有新作品出來。如果一個網紅沒有作品,包括你的整個價值觀輸出,包括情緒價值、實用價值,這些就是你的根基,只要這個根基不倒,你就能紅下去,只是大范圍紅和小范圍紅的區別。
潘石屹:紅的時候是一種狀態,不紅的時候是一種狀態。寫微博的時候是一種狀態,不寫,關了評論又是一種狀態。人應該在這兩種狀態中都應該享受它。
Ayawawawa:就是要有平常心。在我不開心的時候我就把一句話就送給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把這個話默念幾遍,你的心就能靜下來了。
提問:請問您作為骨灰級網紅,您是覺得網紅不應該急于變現,但是事實上網紅這個身份給您的企業還是帶來了正向的效應。尤其現在大家把“網紅”推到了網絡經濟的程度上。您認為在網紅經濟時代,您需要Get什么樣新的技能,更好地提升您的企業品牌?
潘石屹:我覺得一個企業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你這個產品不是一個落伍的產品,而是一個大家喜歡的產品,能夠代表時尚的、受歡迎的產品。可能我的粉絲量比較多,我1800萬粉絲里,有多少人購買我房子的,我覺得這個量還是很少的。我都沒研究轉化率這個事情。
主持人(姚長盛):但是賣面膜就不一樣,您試試。
潘石屹:我不試。
提問:我是說對您企業品牌提升力有多少?
潘石屹:這是一把雙刃劍,一是提高了知名度;另一方面,帶來了很多的誹謗、攻擊、造謠。有一段時間我就特別苦惱,明明沒有的事情,給寫得跟真的一樣,天天寫。我過不了這個坎兒的時候,我就請教了兩個人,第一個人,我問了李開復,我說這個煩人不煩人,天天說我偷稅漏稅,侵吞國有資產,天天說,說了三四年了,我要不要告他去?李開復說我也沒想好,也有人非給我造謠。他沒想好,我就去問韓寒。韓寒說,潘大哥,千萬不要告,人家就等著你告他呢,一告,他就成了網紅了。所以成了網紅知名度高了以后,帶來正反兩方面的東西就多了。你能夠正正派派去做人,做企業,生產你的產品,能夠給大家提供大家喜歡的,能夠接受這種服務,我覺得這個特別重要。
提問:還有關于3Q的問題,可不可以披露一下最新的數據?
潘石屹:現在我們大概開了13個3Q中心,這個(銀河SOHO 3Q)是其中一個3Q中心。座位數應該到五月份達到一萬五千個座位。現在開了半年,七八個月,入駐率都比較高。今年的四月份開的兩個項目,入住率還是比較低。但是我們并不看入駐率是多少,我相信能夠形成一種氛圍。我們現在要求我們13個3Q中心每天都要有活動。今天人們對辦公的需求再不是關到一個屋子里辦公的,哪怕就是按摩、喝點咖啡、吃點沙拉也好,要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要讓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讓他們思想的火花能夠得到碰撞。這是我們想要營造真正的3Q。我們相信大家今年年底就能把這個氣氛營造起來,大家要在這里工作創業,更容易成功,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
提問:《既要成功又要成仁》,《我的價值觀》我一直在看,也非常認同。我想問的是,你對投資企業最看重的是哪個方向,是人還是數據,還是哪個風口?
良幣驅逐劣幣,實際上現在市場相反,是劣幣驅逐良幣,這個對創業者來說不光是拿到錢最有價值,實際上后面的服務和后面對他的專業性的指導,讓他成長的更快、更好、更穩,我們覺得是有一定價值的。
大尤:我所認知的良幣驅逐劣幣,就是現在媒體失效,這是共識,這個時候所有信息的流動需要人來過濾,所以現在轉化的東西也是基本認同的。因為只有好的產品服務以及人,可以是網紅,也可以是IP,它可以在社交媒體里廣為傳播,所以這是一個大時代下的必然的趨勢。所以無論這些人拿的誰的錢,到最后他都得過這關。為什么今天在這里坐是這兩位正能量的網紅,而不是大家經常在網上看到的各種新聞比較復雜的網紅。因為這個我相信是大勢所趨。無論誰拿到錢,第一,都很不容易。投資人也不傻,做投資要知道你的背景、邏輯,整體的看項目的經驗和能力,你肯定會優先找到良者。而我們的觀點是這個時代,特別適合良幣,包括創始人的初心是不是正的。這是我的看法。
潘石屹:你問到投資的方向,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的趨勢,一定要把握住這個大的趨勢。我們世界變化太快,像十年前用智能手機的人是非常少的,今天基本人手一部。用智能手機跟不用是一個質的變化。因為人們用了智能手機,我們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有一個望京SOHO項目,面積大的不得了,52萬平方米的面積,當時我們就愁,說在五環邊上,望京這個地方建52萬平米,幾年時間才能填滿?結果就是因為有了智能手機,現在所有互聯網企業都在這里,差不多六七個月的短短時間就填滿了。所以我覺得移動互聯網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非常大的變化。
下一個到底會帶來什么樣的變化?我最近去美國的時間比較多一些,大概議論最多的就是機器人時代就會到來。當然他們分的比較細,像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每一類出現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大的變化。機器人研發跟智能手機研發是一樣的,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但是我們設想一下,如果機器人普及再過了五年以后,跟今天的智能手機一樣,你可以設想一下機器人行業會給我們帶來多大的變化,就是社會的各個方面。
主持人:今天的潘談會就到這里,下面進入我們的項目路演環節,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