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手機廠商華為、小米們和蘋果、三星的廝殺大戰打得一片火熱,從中國到印度,從非洲到東南亞,戰場幾經輾轉,終于來到歐洲。蘋果原本以為以低端機打開亞洲市場的華為、小米會在歐洲遭遇滑鐵盧,沒想到第一仗就讓三星蘋果倒吸一口涼氣。
市場調研公司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歐洲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三星銷量紛紛下滑,但中國手機品牌華為卻賣出了740萬部智能手機,同比猛增了38.6%!更讓蘋果三星震驚的是,以240萬臺銷量排名第四的小米,銷量暴漲了將近十倍!當然,排名是一時的,增長量才是最能說明問題的,照此勢頭下去,三星和蘋果的冠亞軍寶座都將不保。
蘋果和三星在中國、印度和非洲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在短短幾年間便被華為、小米、VO擠占。原本以為自己占據得天獨厚優勢的歐洲市場相對安全,如今還是逃不過被華為小米趕超的宿命。華為進入歐洲市場短短三年便擠進銷量前三,后面的小米和VO也在窮追不舍。
那不禁讓人好奇了,為什么歐洲市場這么受關注呢?
相對中外手機廠商的老戰場印度、東南亞而言,歐洲地區對于電子消費品的品牌、品質追求較高。對于眾多國產廠商來說,征服歐洲的意義不僅是銷量的拓展,更是品牌價值的肯定。美國市場成為“禁區”的時候,將目標對準歐洲確實是明智之舉,保證市場擴張的同時幫助品牌成長。
匠人財經觀點:
對于國產品牌而言,進入歐洲市場,是國內人口紅利消失、市場飽和的情況下,爭奪海外市場的重要一步。目前,華為之外的小米、OPPO 都明確提出了進軍歐洲的戰略規劃。在過去的一個季度里,小米已經創造出不錯的銷量成績,2017 年一聲不響就奪下歐洲手機5.3%的份額。這不僅僅是為了爭奪全球手機市場的份額,更加是為了幫助國產手機脫掉“山寨”、“廉價”的帽子。
相對華為和小米,OV進入歐洲市場沒有太大優勢,但OV的屏下指紋技術已經成熟,在產品技術儲備上做好了全面進軍歐洲的準備。未來幾年歐洲市場的表現將成為中國手機廠商重要指標,我們的目標也許不再是與蘋果三星競爭,而是超越自己。
對于國產手機占領了以追求高品質著稱的歐洲,您怎么看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責任編輯:賀國輝 韓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