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商目前融資困難!是時候買房抄底了?別急,是機構抄房企的底!
民企開發商發債融資,機構拒絕給錢,靠漲房價吸引買房不會再現了!
從去年開始,隨著各種融資渠道的收緊,開發商的資金也是越來越緊張。某著名開發商任先生在諾亞財富上講話直接就說,現在開發商沒錢了,是你們抄底的時候了,人家說的是讓機構拿資金去抄底開發商的股權,而被不良媒體歪曲成了讓老百姓去拿錢抄底買房。
如今開發商的融資問題已經越來越困難,比如華夏幸福的資金鏈問題,上交所甚至發出了審核問詢函,提出了18個問題直指他的融資和資金狀況,股價也在今年以來掉了快40%,5月份中信銀行才給華夏幸福解了圍,提供了他315億的集團授信,這才讓債務問題有所緩解。
雖然這事目前都平息了,但市場的擔憂一點都沒有減退,5月份以來,交易機構大比例的拋售地產債,龍湖和泛海債券價格大幅下跌。由于2015年的寬松刺激,導致了地產活躍,通過漲價去庫存的方式調動了接盤俠熱情的同時,地產商的熱情也被調動了,在2015年地產公司發債活躍,而市場上最多的就是3年期債券,那么按照周期來算,2018年將進入第一個償債高峰,數據顯示,15 年全年房企發行公司債規模達約4300 億元。另外,這些發債企業中,民企居多,根據天風證券的研究,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違約企業主要集中在民企身上,所以,杠桿負債率失控,資金利率敏感性強,行業景氣度下降,后續融資通道收緊,債務總量極高,這些成為了房地產債被拋售的主要原因。
財經觀點:
從今年開始,地產債到期還款的高峰即將出現,到期還款資金規模大概是9000億,應該說從時間安排來看,從6月份開始,真正的考驗就來了。還債規模將幾倍的增長,下半年比上半年的壓力大的多的多。而到了2019年,壓力就更大,大約有3700億的規模。而這種趨勢將一直持續到2021年,在這期間地產債的兌付壓力都將極大,所以也難怪,很多機構,會選擇在5月份就提前拋售離場,主要也是避免踩到雷。機構們想法一致的時候,債券價格也就會大幅下跌。
所以,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借來的錢更是早晚得還回去,之前幾年的風光擴張,現在是到了還債的時候。目前從市場來看,大中小房企,資金缺口都是幾百億,大型房企因為還能夠繼續融資,也有銀行愿意做授信,所以他們資金鏈還算健康,而中小房企就麻煩大了,已經出現了200億的融資缺口。所以后期債務問題可能會在中小開發商中,集中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