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9月18日,第三屆軍民融合發展高技術裝備成果展覽暨論壇活動開幕。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下一步軍民融合領域多項改革舉措將出臺。國防科工局已經制定了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將設立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等。同時,將盡快啟動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建設;推進船舶工業軍民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正在研究制定。
此外,軍工“兩證合一”管理改革將從今年10月份開始實施。未來將探索軍工資質“四證”的聯合受理、聯合審查機制。
將實施“兩證合一”
近年來,軍民融合在創新制度機制、降低準入門檻、培育競爭環境等方面推出了多項改革舉措,軍民融合發展成果顯著。
工信部軍民結合推進司處長曾開祥介紹,從2010年開始,工信部先后分7個批次,在陜西、四川、湖南等22個省(區、市)創建了32個國家級軍民結合產業示范基地,推動軍民融合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目前,哈爾濱經濟開發區和四川綿陽科技城兩家軍民結合基地,工業生產總值已突破2000億元。
7年來,工信部共發布軍轉民信息956條,民參軍目錄信息1000余條,軍轉民和民參軍目錄轉化率分別為25%、42%,經濟效益良好。
民參軍領域不斷深化,準入政策進一步優化。國防科工局發展計劃司副司長任宏軍表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2015年新修訂版本較前版許可項目減少了62%,社會資源參與武器裝備生產空間進一步擴大。印發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保密資格審查認定管理辦法,允許民營企業申請一級保密資質。目前民口單位占許可證持證總數68%,民營企業參軍層級由一般的配套向總裝和分系統提升。
任宏軍表示,國防科工局積極推動軍工單位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民間資本加快進入國防科技工業領域,2016年底軍工集團公司資產證券化率達到42.3%。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游光榮表示,在放寬裝備市場準入方面,具有標志性的進展是將“裝備承制單位資格審查”與“武器裝備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實施“兩證合一”管理改革,將從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實施“兩證合一”,減少了對承制單位的重復審查,將審查周期由原來的9-12個月縮短至3-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