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對外投資監管從嚴、非理性投資降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境內房地產投資額創下歷史紀錄。
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市場研究部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境內房地產投資額達1060億元,顯示出中國境內房地產投資市場非常活躍。
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區市場研究部主管簡可在接受中房智庫專訪時表示,過去一年來國內開發商在境外市場的積極性的減退也對國內房地產投資產生了一定影響,以上海為首的一線城市城市仍是投資交易的重點,在物業類型上寫字樓物業和存量改造項目正在迎來更多機遇。
中房智庫:應該如何評價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資額的同比下降?目前房地產領域的投資是否還是海外投資的重點?
簡可:中國境外投資在過去一年中面臨著重重阻力,包括貨幣疲軟、外匯儲備減少等壓力,政府進一步收緊資本管制。與此同時,此前一些非理性的境外投資也引發了業界的擔憂——無論就交易量、成交價、購置資產類型還是海外擴張速度而言,這些投資者的舉動都過于強勢、激進,甚至并沒有在當地市場上的經驗積累或業務記錄,更不必說部分投資背后的杠桿之高,以及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風險。
目前來看,單一項目層面的房地產投資已經不是近期境外投資的交易重點。在已宣布交易中亦有一些資產包交易,多為物流資產包、平臺交易或酒店和醫療保健資產交易。中投公司作為最活躍的投資者之一,近期完成了數筆巨額成交,海航、安邦和中國人壽(601628,股吧)也有較大動作。
中房智庫:有一些觀點認為境外投資監管從嚴的趨勢在今年下半年會繼續加劇,這種觀點是否會影響今年整體投資市場?
簡可:近期有觀點認為境內資本可能會停止外流,但這種觀點顯然站不住腳。另一種聲音認為,政府并不反對海外投資,而是對其進行監管,因此投資交易將可繼續進行,但速度有所放緩。
就目前形勢而言,后一種觀點似乎更符合實際情況。然而近期場內不確定氣氛籠罩,加之資本管制收緊,中國投資者的境外投資恐將面臨更多困難。除卻監管加碼的影響,境外賣家也可能會更加質疑中國買家最終完成交易的能力。雖然境外投資或以更加溫和的節奏繼續進行,但凈流出額可能會隨著境外資產的出售而大幅減少。
中房智庫:過去幾年,中國企業尤其是部分房企的海外投資進程較為激進,而監管政策的風向轉變是否會影響到境內房地產投資市場?
簡可:過去一年來國內開發商在境外市場的積極性的減退也對國內市場投資產生了一定影響,同一時期國內市場投資氣氛蔚為活躍,加上政府近期控制債券發行、要求銀行徹底審查貸款操作等,導致開發商貸款難度增加,因此投資重點回歸國內市場。(原標題:簡可:境外投資監管已經改變房地產投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