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各家商業銀行的一年期實際存款利率水平與CPI的全年增速預期,可見實際利率水平是在趨向于收窄的。甚至如果繼續任由CPI、PPI走強,那么將呈現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這將再度推高部分資產價格泡沫。
2017年中國各大城市所實施的嚴格房地產限購政策,以及實際房貸利率走高,正是努力平穩房價,化解高房價泡沫風險的主動舉措。因此央行不會任由實際利率水平為負,甚至開始考慮主動推升實際利率。
已經公布的2017年貨幣M2自5月同比增速回落至于9.6%以后,連續三個月均保持在10%以下,為2000年后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新低,而且這種保持一位數的同比增速,可能還將延續很久。這是央行主動收緊貨幣流動性的舉措,也是配合中央整治金融亂像,消減資金錯配,抑制金融泡沫,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積極操作。
從國際市場來看,美聯儲加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以及歐洲央行逐漸退出金融危機之后,救助經濟的非常規貨幣操作,已經是既有趨勢。那么就全球利率水平而言,也將是逐步提高的,歐洲和日本的負利率時代,也將有結束的一天。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的實際利率水平,必然也會跟隨國際市場利率水平波動,以防范經濟復蘇之后的激進投資,造成新一輪的資產價格泡沫膨脹。
因此我們可以預見,未來中國央行將有意提高實際利率水平,即在一定可控制范圍內,準許提高商業銀行的實際存款利率水平進一步市場化,并努力控制CPI和PPI的大幅度波動。央行近期在資本市場中的公開市場業務,主要是以回籠資金為主,即也在有意縮減央行的資產負債表規模。而國債市場的債權價格整體保持平穩,表明市場對風險投資趨于謹慎。實際利率水平走高,會對一些泡沫類資產價格造成壓力。在中國,首當其沖的就是部分大城市的偏高房價。(原標題:物價指數偏低就沒有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