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科技賦能金融覺醒”為主題的智慧金融峰會上,螞蟻金服副總裁、首席技術架構師胡喜表示,其實金融科技面臨更大的難題,“我們總結四點,大規模交易的問題、信用問題、安全計算問題、體驗的問題。”
京東金融集團、風險管理部總經理沈曉春也在演講中提到金融科技,“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一系列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金融業也因此變得更加高效、更加便捷,同時也產生了非常多創新的產品和模式。”
金融科技領域,大數據是基礎。“大數據是Fintech發展的動力之源。”民生銀行公司業務部數字化中心負責人王彥博認為,無論區塊鏈、云計算還是人工智能,都有一個共同核心——大數據。
“無論是云計算還是大數據、算法算例、數據科學,只要能賦予金融更加長足有效的發展,它就是Fintech。”王彥博表示。
快牛金科聯合創始人兼CTO胡亮認為,在金融科技領域里,最核心的技術是移動支付、區塊鏈和AI,移動支付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常態,區塊鏈則在銀行與供應鏈金融賬戶監管和交易的追溯里,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然而,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隱私保護、技術失控、監管等都是金融科技領域亟須解決的問題。
對于金融科技在借貸領域的運用,淺橙科技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朱磊在2017中國Fi ntech大會也指出,對于金融科技企業來說,傳統金融服務專注于優質客群,但發展空間面臨瓶頸,同時又極度厭惡風險,沒有動力探索空白人群,并受傳統線下運營模式低效的制約,業務發展緩慢。這是傳統金融的服務現狀,也是Fi ntech企業的市場機會。
數據顯示,中國未被傳統金融機構覆蓋的人至少4億人,市場容量達到萬億元。朱磊表示:“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在于業務經驗豐富,擁有強大的資金實力。Fintech企業產品設計強,運營推廣精準,風控技術強。作為Fin? tech企業,如果想要實現彎道超車,需要專注于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可以定位自己為信息中介,幫助金融機構開發市場。我認為Fi ntech企業不應直接從事金融業務,要努力去增信發展。”
朱磊認為,“未來,金融服務供給側改革會朝著三個方向進行:一是人群需求多元化,二是金融服務多元化,三是費率多元化。基于這樣的現狀,我們要思考,作為創業者或者說Fintech新生力量,我們要做的是什么?金融是資源驅動性的行業,對于新興的金融科技企業來說,想要以一己之力撬動幾萬億的市場是非常困難的,因此需要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對于風控,PINTEC讀秒CEO周靜認為,風控亦是信貸的心臟,而所有的風控都應該由數據來做支撐,數據本身就是風控的血液,沒有血液就無法存活下來。人們一開始用經驗去做風控,到后來用數據、用評分卡,而現在用AI的方式去做風控。隨著市場和時代的不斷演變和進步,做風控的方式也在隨之進步。據悉,PINTEC集團旗下讀秒業務幫助個人的無抵押貸款和小微企業經營性的流動性貸款,這迎合了政策導向和普惠金融,其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服務也是近年來銀行看重的一塊業務。
周靜指出,銀行風控的確做得很好,但由于整個鏈條基于數據有一個作假產業,難以在根本上得到改善;其次,銀行線下操作有風險大、耗時長、流程繁瑣等特點,所以也面臨著風控成本高、違約率高等問題。但讀秒線上可以做到15分鐘用數據方式代替所有流程,客戶在15分鐘就能拿到授信。(原標題:金融科技將全方位破局傳統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