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燃油車停售或將成為各國政府和產業的共識,我國雙積分辦法即將實施以及燃油車停售時間表啟動研究,將加速各大整車公司轉型步伐。在下游需求的刺激下,新能源車產業鏈上游以電池、電機、電控為代表的核心產業鏈同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良機。”汽車行業分析人士表示。
作為占據新能源整車約三分之一成本的核心要件,電池尤其是鋰電池產業一開始就與新能源汽車共同發展,并保持著高速增長。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國內鋰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達到30.5GWh,較2015年的17GWh增長79.4%。有機構預計,2017年國內動力電池需求將達到41GWh,2020年需求將超過100GWh。
其中,處于鋰電池產業鏈中游的鋰電正極材料公司、鋰電設備公司受益最為明顯。有行業人士分析認為,目前鋰電正極材料行業總體低端產品競爭比較激烈,高端的鈷酸鋰和三元還是以進口為主。若未來新能源汽車放量較快,國內高端正極材料的產能將難以滿足需求;因此,未來動力電池廠家將更加傾向與能夠供應高端動力正極材料的企業合作。
與電池板塊全面爆發相比,電機板塊則將迎來優勝劣汰、強者恒強的產業變革。一行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電機屬于比較傳統的機械制造領域,無論是技術路線,還是產品特性,都已非常成熟,其面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更重要的任務是提高性能,滿足高端化、定制化的需求。
電控板塊的重要性同樣不容忽視。一般而言,雖然大型新能源整車廠商往往會采用自家電控系統,而非大規模外采,但參照傳統汽車產業發展路徑,一旦市場規模夠大,擁有核心技術的第三方電控企業將以更強的專業性、更低的成本參與其中。已經進入特斯拉產業鏈的三花智控便是這一領域目前的重要角色。
此外,新能源汽車獨特的能源儲存優勢,也為汽車智能化興起提供了必要條件。可以預見,單車控制將逐漸向多端車車、車人、車路、車網互聯互通發展.這對于已有的汽車電控產業,無疑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改變。
面對這一發展機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已頻頻展開動作,以求在即將到來的產業變革中占得先機。上證報資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已有85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的擴產、并購事項。如天賜材料9月9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自有資金7500萬元認購江西云鋰新增的2500萬股股份。資料顯示,江西云鋰集成創新了一套獨特的含鋰物料回收碳酸鋰生產工藝,主要產品為工業級和電池級碳酸鋰。同時,江西云鋰還在開展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和退役電池梯次利用項目的建設規劃,打造從資源端、使用端到綜合回收循環利用的鋰電池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生態產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