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9月的到來,華盛頓特區的氣溫漸降,但國會山上的政治博弈卻隨著議員相繼結束休假、國會重新開張而不斷升溫。被哈維颶風、不當種族言論、醫改困局、通俄門調查整得焦頭爛額的特朗普正面臨新的、更加緊迫的執政威脅——政府關門。
美國政府的2017財年將在9月30日結束,2018財年隨之開啟,但至今美國國會尚未批準特朗普政府新財年預算。此外,聯邦政府早在今年5月就已達到19.8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目前是在靠國會的臨時授權在維系。美財長姆努欽7月底致信國會,稱其非常規騰挪財政資金的手段將在9月29日全部用盡,如果國會不能再次提高債務上限,屆時財政將無法繼續運轉。
特朗普時代府會關系每況愈下
整個9月,除了節假日,國會只有12天的立法工作日。特朗普政府必須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推動國會批準2018財年預算和提高債務上限兩項法案。如果國會不能在9月29日前,批準上述兩項法案,從9月30日,特朗普政府所有非緊要部門都將被關閉,或者有關部門的雇員將處于無薪工作狀態。屆時,特朗普政府將重蹈2013年10月奧巴馬政府關門的覆轍。
特朗普上述法案在國會闖關面臨的最大障礙是每況愈下的府會關系。去年11月,特朗普勝選后,許多共和黨大佬們紛紛給特朗普建言獻策,其中都有一條:盡快修復與國會的關系,甚至有建議在其入主白宮的當天就拜訪國會。但從后來特朗普與國會交惡,甚至是對罵看,特朗普沒有聽進去這些建議。
即便如此,預計在一番周折后,國會仍會批準這兩個法案。
國會方面,尤其是共和黨,雖然對特朗普一些言論非常不滿,但特朗普目前所作所為還不至于讓共和黨徹底棄之。若共和黨拒不批準下一財年預算,這等于是和特朗普徹底決裂,將其推上絕路,但這是把雙刃劍,會給共和黨帶來災難性后果。因此,共和黨人雖反感特朗普,但會在政府關門這樣底線問題上力保特朗普,寧愿讓特朗普辜負共和黨,共和黨也不會主動拋棄特朗普。
此外,廢除奧巴馬醫改在國會遭受挫折后,不僅特朗普,國會共和黨同樣急切希望能在重大立法上取得突破,回應選民的質疑。批準提高債務上限和2018財年預算案能起到暫時遏制黨內進一步分裂,讓共和黨對支持者有所交代的作用。
民主黨不會輕易批準預算法案,對民主黨來說,作為在野黨,政府關門并不一定能讓他們在政治上得分。執政黨通常掌握話語權,會將責任推給在野黨。
2013年10月1日,奧巴馬政府由于國會共和黨未批準2014財年預算而被迫關門。當時一個重要原因是奧巴馬攜連任之威,對共和黨提出的條件堅決不做讓步。當時的民調顯示,民眾雖然對共和、民主兩黨都非常不滿,但認為共和黨應負主責,因為共和黨囿于政黨利益而枉顧國家利益。
如果此次民主黨拒絕批準特朗普新財年預算,并提高債務上限,選民可能會將責任記在民主黨的頭上。這對民主黨在2018年中期選舉,甚至下屆總統大選的選情都是不利的。現在對民主黨最為有利策略是靜觀其變。
但也正因看到了民主黨的顧慮,特朗普最近強硬表態,稱如果國會不撥款支持其建墻主張,將不惜讓政府關門。今年5月,國會曾為避免政府關門,通過一項臨時立法,允許特朗普政府在國防和邊境安全的相關開支,但對其在美墨邊境修建隔離墻的要求未予支持,并在法案中明確標注,相關資金不得用于建造“特朗普墻”。但特朗普還是對此相當執著,畢竟這是他競選成功的一項重要承諾。
特朗普還不斷對外宣示其要求國會通過的法案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清潔法案”的決心,但很難相信民主黨會輕易讓特朗普過關。眾議院少數派領袖民主黨人南希·佩洛西已多次表態,在債務上限和預算問題上,民主黨不做“橡皮圖章”。看來特朗普不脫層皮,就想闖關成功,恐非易事。在2008年10月以來的10次債務上限上調法案中,絕大多數都附帶有其他條款。
目前看,由于9月立法時間有限,提高債務上限和2018財年預算案兩者可能打包為一個法案提交國會審批。最終獲批法案極有可能附帶其他條款或子法案。(原標題:余翔:美國政府會再關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