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副司長、專項實施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秦志軍介紹,中國的核電發展已走過三十年的歷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依托國外技術到擁有自主技術,研發設計、工程建設、裝備制造、運行維護等各方面能力均大幅提升,培養儲備了一大批核電專業技術人才。
國家電投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鄭明光告訴記者,作為核電專項的重要一環,AP1000核電機組的引進消化吸收目標已全面實現,并在國際高水平上起步,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機組型號——CAP1400,安全指標優于AP1000約15%以上,綜合性能特別是經濟性好于AP1000。
鄭明光表示,目前相關核電機組關鍵設備與材料已全部實現自主化設計和國產化制造,設備總體國產化率首產可達80%,批量化生產后有能力超過90%,余下的10%是國際上價格合理的通用設備,三代核電裝備產業鏈已經形成,裝備制造能力實現了從二代向三代制造的跨越。
秦志軍說,下一步,相關機組會按照國際最高安全標準,進一步完善核電技術應用成果評估認證體系,確保進入核電市場的產品安全可靠。
核能領域的創新來之不易。記者了解到,正在山東榮成石島灣建設的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采用中國自主研發技術,全部裝備國產化的燃料元件廠在技術水平和生產規模上居于世界首位。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研究院院長張作義介紹,正在山東榮成石島灣建設的示范工程是世界上最接近完成、最接近商業化、安全性最高的四代核電技術。它被國際上認為是一種“不會熔毀的反應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