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混改方案于8月16日落地。方案指出,聯通將以每股6.83元價格向中國人壽、騰訊、百度、京東、阿里巴巴等企業發行90.37億股A股新股。14家參與混改的投資者中,互聯網和IT企業占了8席。互聯網巨頭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悉數到場。
作為央企混改試點中唯一一家A+H股公司,中國聯通在此次混改中具有“紅旗手”地位,混改方案落地意義非凡。之前,央企混改僅在二三級子公司層面淺嘗輒止,此次聯通混改則是整體核心資產引入民資及員工持股,股份比例之大前所未有,十足具有里程碑意義。
此番“紅旗手”混改,BATJ系數踴躍扎堆,說是“史上最豪華混改企業陣容”也不過分。為何如此?“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巨頭企業參與混改背后,必是“利”字牽線搭橋。
此次聯通混改總交易價格雖然高達780億元,但是細分到每一個互聯網巨頭上,還不夠巨頭“塞牙縫”。按照混改方案,騰訊將向聯通A股投資110億元、百度投70億元、京東投50億元、阿里巴巴投43.5億元—資本層面的增值不是這些互聯網巨頭參加混改的動機。
近日,騰訊和阿里巴巴先后發布了最新一季的財報,這兩家的市值加起來超過4000億美元,其中,阿里巴巴的電商業務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8%,營收達到了 501.84 億元,凈利潤則達到了 140.31 億元。同樣的三個月里,騰訊獲得了 566.06 億元收入,比 2016 年同期增長了 59%,手機游戲營收第一次超過電腦游戲,成了騰訊最賺錢的業務。
互聯網巨頭們真正的“醉翁之意”,在資本層面以外。于聯通而言,混改所帶來的戰略投資不僅帶來了豐裕的資本注入,為夯實企業競爭力備足了糧草,更為重要的是,聯通由此深度介入了中國互聯網市場。對于互聯網巨頭而言,則不僅可借此次混改介入電信業務的預期,還可收獲聯通龐大的客戶群,“借道”意圖明顯。
這些年來,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的發展相比,中國聯通雖然有些落后,但在市場和消費端,依然是三大壟斷性電信企業之一,擁有互聯網巨頭無法比擬的制度性紅利與優勢。對已成大佬的互聯網企業而言,最寶貴的不是眼下利潤,而是客戶及大數據資源。在互聯網企業競爭白熱化的今天,獲取客戶和大數據的難度越來越大,“借道”聯通無疑是捷徑。聯通客戶是一座含金量極高的金礦,截至2017年2月底,中國聯通的移動出賬用戶數為2.656億,其中4G用戶達1.16億,當月增加558.4萬;聯通擁有寬帶用戶7623.2萬;聯通固話用戶目前為6534.6萬。
借道聯通,BATJ“各懷心事”。百度表示,未來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終端和設備將接入網絡,這些都將為電信運營商的發展帶來新的驅動力。騰訊稱,聯通的大王卡和騰訊系APP免流量非常成功,給聯通帶來了2000萬新用戶。阿里給出的回應相當簡單,“非常高興阿里巴巴集團參與中國聯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最實在的還是京東,稱以聯通擁有的海量用戶群體、龐大的線下渠道、領先的服務能力,可以與京東產生協同效應。互聯網巨頭扎堆聯通混改,將是電信業務與互聯網業務的融合發展,必將在網絡零售、金融支付、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帶來更多的“觸點”。(原標題:盤和林:互聯網巨頭扎堆聯通混改,為啥?)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