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8月17日,2017第七屆中國能源高層對話在北京召開。論壇聚焦“中國能源變革與合作”議題,對我國能源產業變革與合作背景下逐漸衍生的清潔能源、儲能技術大發展、能源互聯網、能源金融等新業態展開深入討論。
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郭智表示,更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更好地堅持和落實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戰略定力,不斷推動能源發展改革穩中求進、行穩致遠。今天借這次活動機會,談五個觀點。概括來說,就是堅持“五個不動搖”。
第一,堅持清潔低碳戰略方向不動搖。我們要積極順應、有力契合世界能源清潔低碳發展的這個大趨勢,著力解決天然氣消費市場開拓、非化石能源棄水棄風棄光、可再生能源補貼等突出問題,努力提高天然氣、非化石能源等清潔能源的消費比重,爭取如期實現能源“十三五”規劃目標和2030年戰略目標。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到20%左右,天然消費占比提高到1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碳排放達到峰值。
第二,堅持節能優先戰略方針不動搖。我國人均資源稟賦不足,必須堅決落實節能優先的方針,把節能提效作為能源轉型變革的關鍵一環、作為滿足能源需求增長的最優先來源、作為破解資源環境瓶頸約束的源頭措施、作為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前提,促進粗放浪費型用能方式加快向集約高效型用能方式轉變。接下來,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必要行政手段,重點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強化能源消費總量、強度目標的分解落實、監督問責,實施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二是依法依規淘汰鋼鐵、建材等高耗能行業落后產能,嚴控新增產能。三是滾動實施百項能效標準推進工程,盡快實現能耗限額和能效標準全覆蓋,適時將能效領跑者指標納入強制性標準體系。四是扎實開展節能減排宣傳教育。
第三,堅持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不動搖。我國的資源稟賦和國情決定了,煤炭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我國的主體能源。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搞“去煤化”,而是要按照清潔低碳的發展方向,找到符合我國實際的轉型發展路徑,實現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為此,我們將扎實做好煤炭去產能和防范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工作,確保實現煤炭產能退出5億噸、減量重組5億噸,2020年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將爭取提前完成煤電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升級改造任務,其中超低排放改造4.2億千瓦、節能改造3.4億千瓦;將加快推進油品質量升級步伐,9月30日起率先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個城市提前供應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11月1日起全面供應硫含量不高于10ppm的普通柴油;將穩妥推進煤制油、煤制天然氣、低階煤分質利用、煤制化學品、煤炭和石油綜合利用等5類模式以及通用技術裝備的升級示范。
第四,堅持創新驅動不動搖。我們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大重大能源科技研發力度,加快先進成熟能源技術的產業化推廣應用,分類推進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不斷增強能源轉型變革動力。其中,重點是抓好“十三五”期間70項集中攻關類、48項示范試驗類、31項應用推廣類科技創新項目的實施,抓好能源互聯網、多能互補、新能源微電網、儲能等示范項目建設,力爭取得重大突破。同時,我們還將持續推進電力體制改革,進一步完善電力交易規則,研究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做好輸配電價成本監審和價格審核工作;將推動油氣改革方案落實,抓緊制訂實施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和專項改革方案;將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創新能源項目核準方式,健全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積極營造激勵能源發展方式變革的體制環境,不斷釋放新的改革紅利。
第五,堅持開放共享不動搖。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能源相互關聯、彼此影響,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僅憑自己的力量保障能源安全,互利共贏、共謀發展已經成為世界潮流。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