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非貿易額853億美元,同比增長19%,扭轉了2015年以來的負增長態勢。其中出口增長3%,達470億美元。投資方面,1-6月,中國企業對非洲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流量16億美元,同比增長22%,其中對埃塞俄比亞、贊比亞、肯尼亞、吉布提等國投資額超過1億美元。
然而,中小企在中非貿易中同時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尤其是從金融角度而言,兌付風險高、信用證接收難兩大困難,嚴重限制了國內中小企業在非洲的業務拓展。
對此,銀行業金融機構正致力于為“走出去”企業提供金融能力。以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渣打中國”)為例,8月8日,該行與中非民間商會在北京共同推出“中小企業務非洲通”,便旨在為出口非洲的中小企業定制貿易融資方案,幫助中小企業加快資金流轉,降低跨國貿易的兌付風險。
公開資料顯示,渣打集團在“一帶一路”沿線的45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網點,具有對于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環境較為熟悉的優勢。據悉,“非洲通”為進出口型中小企業提供信用證保兌、議付、進口押匯、出口押匯、打包貸款等貿易服務,以及外匯管理、金融顧問及宏觀經濟分析等增值服務。
關于中小企融資難的問題,渣打中國華東區總經理、渣打中國中小企業金融部主管莊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希望除了融資之外,也為中小企業提供業務發展上的金融幫助,幫助中小企業發揮他們實體經濟能力。
“單純看無抵押貸款,其實額度都不會高,平均150萬、200萬的額度。但是貿易融資貸款,100萬美金、200萬美金都沒有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直接幫助中小企業融資,企業不需要一筆貨物出去、然后收到一筆回款,再開始下一單業務。有了信用證抵押、貿易融資貸款,企業可以一下子多做很多筆交易。”莊澔說道,這不僅幫企業完成一筆交易,還可以幫助他們成長。
“大型企業出去建發電廠、道路、鐵路、飛機廠、港口,這只是一個開始”,莊澔指出,基建其實是幫助推動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環節。
事實上,從基礎建設開始,到發展貿易,到日用民生,再高端技術,甚至如今電子商務和最新金融技術的引入,這個過程值得非洲國家參考,中國也越來越傾向把從其他地區習得的成功經驗運用到非洲。
7月21日,作為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青年創業和小企業特別顧問,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在出席由盧旺達政府、聯合國貿發會議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舉辦的“青年聯接非洲峰會”時,向青年企業家、創業者和企業高管等分享對非洲青年和非洲未來的看法。
馬云介紹了中國互聯網的經驗,告訴當地年輕人,基礎薄弱也可以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機會。“為什么中國電商發展很快,因為原來的基礎差。最初大家說我們沒有支付、沒有物流,但中國人回答,就是因為我們什么都沒有,所以我們自己開拓出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