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爾,幾十年來經營非常靠譜,幾乎每年股票價格、公司市值、利潤增長都讓全球其他公司羨慕。不過,近期有兩個現象值得關注。一是,菲特雖然屢次登頂世界首富以及富豪前列,但是其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在美國卻始終不入流,一直進不了評級機構推薦的“法眼”。有記者就此采訪巴菲特時,巴菲特也表示無可奈何。
不過,細細觀察就會發現在美國排名或者能夠有“資格”入榜單從而引起評級機構矚目的都是實業公司和科技公司。如:谷歌、facebook、微軟、亞馬遜、英特爾、特斯拉、蘋果公司等,而投資公司、金融公司以及商業銀行、房地產企業等幾乎很少“上榜”。
另一個現象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公司業績貌似正在走下坡路。財報顯示,2017年第二季度,伯克希爾利潤同比降15%,上季度降5%,保險業務連續第二季度虧損,當季報虧2.2億美元,去年同期凈利潤3.37億美元。不僅連續第二個季度利潤增速下滑,而且最新一個季度下滑比上個季度高10個百分點。說明伯克希爾公司利潤下滑出現加劇情況。看似影響利潤的主要是保險業務虧損加劇的拖累,但從整個經營戰略看,伯克希爾公司投資轉型慢,固守老投資觀念和老投資產業是根本性因素。
總體來看,由于受到巴菲特青睞于傳統產業投資觀念的深刻影響,伯克希爾公司投資的都是幾十年甚至百年老店的傳統快消品行業、航空業、傳統銀行等金融業、傳統零售業、鐵路運輸、制造、服務行業。這些行業都正在受到以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工業4.0等新經濟新金融新技術的嚴重沖擊。經營形勢將會越來越嚴峻。按照中國流行的話語就是這些行業都不在風口了,都在走下坡路,也就決定了伯克希爾必然跟隨著經營下滑。
同時,我們注意到巴菲特投資的蘋果公司卻賺得盆滿缽滿。上周三蘋果公布了優于市場預期的二季度財報,財報公布后,蘋果股價盤后一度漲至157.72美元,漲幅超過5%。由此,持有蘋果約1.35億股的巴菲特一天內持倉市值凈增10多億美元。
巴菲特投資的另一只科技股——IBM卻不那么走運。上月公布的IBM財報顯示,第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凈利潤同比下降7%。至此,IBM連續21個季度營收下降。作為其最早買入的科技股,IBM今年股價一路下跌,7月底還創下年內新低。IBM從2011年開始股價一路震蕩向下,以當時的買入價格計算,巴菲特好不容易在今年2月解套,但近期又可能被再度套牢。持有IBM6年讓巴菲特吃盡了苦頭,徒增了煩惱。但不可否認的是,巴菲特投資IBM仍然是老傳統投資觀念在作祟,才有了今天的結局。
IBM雖然是科技股,但是科技股中的傳統企業,這幾年也一直沒有把握住科技股的風口。傳統PC與筆記本電腦都已經落伍了。包括至今無人代替的英特爾電腦芯片技術都已經成為傳統,市場份額一直在縮小。現在芯片的風口是高通們。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移動互聯網、移動設備的突飛猛進發展。IBM已經不再是那個曾經輝煌的“巨人”,它的轉型能力似乎沒有業內想象中的那般強大。不斷的萎縮和出售核心業務使投資者對IBM的未來逐漸喪失信心。可以肯定地說,巴菲特投資IBM出現了戰略失誤。
但是,巴菲特是股神,仍舊在神壇上。巴菲特已經在對自己的投資理念屢次反思了。一個重要轉變是,巴菲特或已經開始行動抓高科技股這個投資風口了。因為從巴菲特后悔沒有投資亞馬遜,罵自己不投資特斯拉是愚蠢,直言自己錯過了最好公司——阿里巴巴,從中我們完全可以悟出一些東西。(原標題:余豐慧: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帝國出啥狀況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