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經濟參考報2日消息,據了解,目前37家省級國資委中,有21家改組組建了52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記者從上海、浙江、四川、黑龍江等地獲悉,目前多省已經出臺具體方案,一批資本實力厚、市場競爭力強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已經或即將落地。
省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的全面鋪開,意味著“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已經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專家認為,在混改急需破題的背景下,國資平臺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地方國資運營公司應發揮出“調控器”“助推器”和“發動機”等作用。一方面,要積極承接其他企業剝離的各類資產,重點推進“僵尸企業”的清理并進行市場化處置;另一方面,也要加快成為助力省屬企業上市、內部重組、融資的平臺。此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還要切實發揮投融資平臺作用,通過產業基金、資本運作等方式,開展市場化融資,成為撬動社會資本的支點。
今年以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熱度持續攀升。中央層面有《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方案》和《關于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指導意見》等國有資本監管體制改革的重磅文件接連出臺,各省也紛紛出臺相應實施方案。這些方案不約而同地將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打造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作為國資監管體制改革的關鍵。四川省于今年4月出臺的《關于改革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實施意見》,還明確了省、市政府可適時開展直接授權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履行出資人職責的試點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多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都在打造投融資平臺的同時,也將國有企業改革向內部深化。例如,為了更好地激發企業活力,今年2月正式成立的浙江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明確提出,經理班子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