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據國資委消息,7月26日,第二屆國企改革前沿論壇在廣州舉辦,主題為“新活力·新動能——國企國資改革的創新與實踐”。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改革辦主任、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出席論壇并致辭。他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國企改革取得了顯著成績,改革增活力、強動力、釋紅利,為迎接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與國企改革“1+N”文件體系相配套,五年來中央各部門出臺了100多件政策文件,各地結合實際出臺落地文件超過800件,共同構成了國企改革設計圖和施工圖,確保了國企改革改有方向、改有目標、改有遵循。正如彭華崗所說,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是國企改革高舉旗幟、闊步奮進的五年。
五年來的國企改革,同時也是攻堅克難、砥礪奮進的五年。國企改革堅持奔著問題去,在試點先行中全面推進,在重點突破中亮點紛呈:
一是分類改革扎實推進。中央企業功能界定與分類已經完成,29個省(區、市)出臺了分類意見或方案。
二是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快推進。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2%,年內集團層面將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省屬一級企業改制面達到95.8%,19個省(區、市)國資委監管的一級企業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
三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穩妥有序。中央企業二級子企業的混合所有制占比超過50%,超過2/3的中央企業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重點行業領域兩批19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扎實推進,中央企業10家子公司員工持股試點全面實施。
四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完善。85家中央企業建立起了規范董事會,各省級國資委監管企業中九成以上建立了規范董事會,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工作進一步深化。
五是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形成。開展經理層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任期制考核,積極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在經營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員工能進能出上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
六是國資監管體制加快完善。國務院國資委大幅度優化調整內部機構,取消、下放、授權監管事項43項,調整34項職能,32個省級國資委制定了監管權力和責任清單。進一步聚焦監督重點,加大對國有資產損失問題的調查和追責力度,落實企業集團境外投資經營責任,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