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前官員稱人民幣(6.7795, -0.0050, -0.07%)未現清晰拐點 調整中間價機制是過渡安排
財經365報道,升貶難有定論--中國外匯局前官員與外資行市場人士的一場觀點交流,折射出市場對人民幣匯率下半年走勢的看法,正從單邊貶值預期趨向分化。
周四在北京舉辦的彭博人民幣論壇上,曾擔任中國外匯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的學者管濤表示,目前并沒有人民幣出現拐點的清晰信號,短期將保持雙向波動格局。參加同一個小組討論的澳新銀行環球市場總經理胡文濤則樂觀地預計,年底人民幣能夠漲到6.7。
“目前內部外部還是有很多不確定性,短期內還是一個振蕩的格局,”管濤說,除非中國經濟出現具有市場共識的企穩、外部金融市場保持平靜,美元也走得不那么強,人民幣才會回歸經濟基本面,重新變成一個相對比較強的貨幣。
根據財經365的最新調查,57家機構的預測中值顯示,年底時人民幣仍將在當前水平上貶值2.7%至6.97元,這已經較一個月前的預測7.05元略有改善。
胡文濤感到樂觀其主要因素是美元走弱,加之國內結匯會增加,而且資本項、經常項下會出現“雙順差”。目前在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擔任高級研究員的管濤則認為,近期還不一定能看到資本項下的資金凈流出轉為凈流入。他并在討論中沒有對匯率振蕩走勢的方向做出預測。
結匯欲望
“結匯的欲望是有的、存在的,而且非常之大,關鍵在于利差,”胡文濤解釋,這不僅是看中美利差,更是企業融資成本的利差。由于人民幣發債成本很貴,出口企業不結匯將會面臨可能達10%的融資成本,用以滿足人民幣的剛性需求,“下半年在去杠桿的大前提還沒有過去之前,企業結匯的意愿會挺大的?!?/span>
胡文濤同時還提到,銀行代客遠期已經變為凈結匯,而這往往是領先于即期結匯方向的,“判斷企業即期下半年會變成結匯。”
一個多月前,伴隨中間價機制中新引入了逆周期因子,人民幣也出現大幅揚升,本月以來顯著的升貶值雙向波動也更加明顯,人民幣開始出現千點級別的雙向波動。
“1月份的時候,我們告訴客戶我們年底看到6.8,結果沒有人相信我們,那時他們都看7.3,”胡文濤說,“我上周去告訴他們,我年底看到6.7?!?/span>
過渡安排
逆周期因子的推出讓市場重新迎來適應過程。管濤認為,央行用匯率定價公式與市場進行溝通,更多也是一個培育過程,把市場關注點引向多邊匯率和國內經濟基本面變化,“不排除今后還會有新的因素、因子引入”。
“目的不是通過這么一個公式,讓央行替市場選擇價位,”管濤說,定價公式的形式肯定是一個過渡性安排,因為在成熟市場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央行給銀行發一個公式,讓大家輸入自己的參數,用一個公式來報價。
中間價機制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作為市場供求觀測指標的每日16:30收盤價和當日中間價點差一度重新擴大,反映市場供需形成的貶值壓力仍然明顯。綜合交易員采訪,本周以來市場重新出現類似于5月末的少數中資大行拋售美元,對收盤價偏差進行修正。
胡文濤也認為,資本流動形勢發生變化時,大家會有很多不了解、不明白,而8.11匯改以來的中間價形成機制為市場提供了參考?!安恍枰ハ胙胄惺裁磿r候出來干預,反而應該去想央行這個時候做什么事情是對市場最好的,而這個恰恰是它會去做的事情?!?/span>
免責聲明:凡本站未注明來源為"財經365"的所有作品,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 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