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出行,對于速度是越來越講究了——鐵路已經經過了六次的大提速,往年最快的速度是160kmph,如今已經逼上了300kmph。而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商旅人士對于旅途上的這幾個小時也有著一定的要求——坐飛機?總是讓領導先飛,晚點時間根本無從考證,國內航班禁止使用射頻設備又讓機上的幾個小時被白白浪費。那么,坐高鐵怎么樣呢?
沒錯,高鐵上你幾乎是完全“自由”的——除了不能抽煙之外,你可以進行一切正常活動,包括使用手機、電腦,甚至在列車上接一個插線板,給你隨行的所有設備充個電。然而,很多人也許又會發現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信號。不少人在乘坐高鐵時,都會感覺到自己的手機“有點兒毛病”:打不出去電話、發不出去微信甚至直接收不到4G信號,都是極為常見的現象。
事實上,這些現象的出現都能很容易得到解釋。高鐵的速度很快,而由于無線電信號實為一種電磁波,在高鐵上的手機在接收基站的信號時,會因為波源與手機之間位置的迅速變化而產生強烈的多普勒效應,造成無線電波頻率的不穩定,這也就是所謂的“信號失真”。而對于手機用戶來說,高鐵的速度越快,信號失真的影響就會越大,通信體驗也就會越差。
大家都知道,在4G LTE連接性方面,高通掌握著業界最為先進的技術,這絕不是在吹牛。去年上半年旗艦手機普遍使用的驍龍820移動平臺搭載了高通X12 LTE調制解調器,下行速率達到Cat.12級別;當時隔壁的聯發科Helio X20/X25和麒麟950都還停留在Cat.6的級別。最新的高通驍龍835所采用的X16 LTE調制解調器已經達到了千兆級速率,成為業界首創千兆級4G LTE調制解調器。而它在面對高鐵時,能否展現出同樣壓倒級的優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搞明白的一件事。
大多數手機用戶在查看自己的信號是否夠強時,都會通過手機狀態欄上的信號格進行判斷,但其實這是一個并不怎么科學的方法。絕大多數手機的信號格只有四格到五格,而由于廠商們相對“雞賊”的做派,很多手機都沒有將信號強度平均分為幾格,甚至有部分手機在4G上網都十分困難的時候居然還能有接近滿格的信號,讓人非常哭笑不得。
因此,我們在后面的測試中一律使用設置-關于手機-狀態信息中的信號強度數值進行判斷。
手機終端所提供的信號強度數值以dBm為單位,在通常狀態下為負值。在測試結果中,dBm的絕對值越高,就意味著信號越差——換句話說,-80dBm的信號絕對比-50dBm差上不少。在測試中我們首先要明白,如果你的手機顯示dBm值在-110以下,那么你就基本處于“失聯狀態”了;因此,-90以上的dBm意味著健康的網絡連接,在任何情況下都是適用的。

說完了信號強度的定義,我們就該開始實測了。我們這次乘坐的是速度高達300kmph的京滬高鐵,參測手機裝載中國移動的SIM卡;而首先上場的是搭載了高通驍龍835旗艦級移動平臺的小米6。

在列車穩定在高速行駛狀態時,小米6可以獲得穩定的-75~-65dBm強度,在4G網絡下保持較高的可用度。實測此時小米6下載速度大約為1M/s,雖然相比平時的速度慢了不少,但滿足正常使用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我們同時還測試了2G通話,小米6在高鐵上接通電話用時和平時基本沒有區別。總體來說,小米6在高鐵上的連接體驗屬于極高水準,真正讓“鐵路辦公”成為了現實。

這款手機是誰呢?隔壁搭載麒麟960處理器的華為Mate 9便是。這款手機在調制解調器上達到Cat.12下行速率,支持四載波聚合且擁有華為專屬的“高鐵模式”,規格上看起來除了峰值速率都能對標高通驍龍835;不過在火車上它的表現似乎和對手整整差了一個level,僅僅-80dBm左右的信號強度在旅途中持續不斷,波動不超過5dBm。看起來,華為Mate 9對多普勒效應確實有一定的控制,只不過信號強度穩在了一個體驗較差的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