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滬A股歷史上,房地產行業股票數量比較多,是一個重要的影響體。從去年及今年以來的市場展現來看,除萬科A舉牌、雄安新區地產概念導致部分地產股出現展現外,但從大部分住宅地產的股票走勢來看,較為平淡。今年5月初,萬科A向下破位20-22元的整理平臺,對行業總體板塊影響明顯。
目前深滬A股市場上,地產公司板塊指數影響較為明顯。如果從2016年整體經營情況來看,年報顯示營收與凈利增長明顯;但如果透過今年3月之后的經營數據來看,政策的加嚴與現實的數據顯示:業績雖然繼續增長,但負債總額卻較高,企業負債率高企,加上政策加碼調控,顯示業績增長動力不足與負債較高的一個市場博弈特征。
研究發現,房地產公司2016年在業績增長的背景下,負債情況也較為明顯。據《中國經濟周刊》相關數據統計:2016年上市企業年報統計數據顯示,A股136家上市房企負債合計超過4.92萬億元,同比增加10139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25.93%。
截至2016年底,A股平均每家上市房企負債達362億元。這136家上市房企的總資產總計為6.37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24.76%,與負債增長水平相差約1.2個百分點。根據統計,2016年這136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資產負債率為77.26%,上一年則為76.55%,同比增幅不足1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在A股136家房企中,有32家資產負債率超過80%紅線,占比接近24%。此外,剔除預收賬款后的資產負債率超過70%的企業有45家,占比超過33%。
在這136家上市房企中,總負債同比上升的企業為87家,占比為64%。其中,負債100億元以下企業有72家,占比為53%;負債100億元~300億元企業有30家,占比為22%;負債300億元~500億元房企有8家,占比約為6%;負債500億元~1000億元企業有14家,占比約為10%;負債1000億元以上房企12家占比為9%。具體來看,萬科、綠地控股(600606)和保利地產(600048)負債均超過3000億元,分別為6689.97億元、6556.62億元和3498.95億元。據計算,超過1000億元以上的12家企業總負債為2.87萬億元,占136家房企總負債的比重約為58%。
和信研究觀察發現,今年以來,國家調控房地產頻出,各地限購制度不時推出,但實際上,房地產投資依然較為明顯增長。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2017年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報告。報告顯示,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繼續走高,同比名義增長9.3%,增速比1-3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再創2015年3月以來最快增速。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在經過連續23個月下滑后開始回升,進入2017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明顯提高,1-4月投資增速再次刷新兩年以來最快增速。1-4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773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9.3%,增速比1-3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8671億元,增長10.6%,增速回落0.6個百分點。
整體來說,房地產公司2016年營收與凈利潤總體增長,顯示行業在2016年中期后的房價大漲中受益明顯,但從國家產業政策與地產公司負債過高的現實情況下,地產市場的博弈仍在深度進行之中。從最新一季度經營數據來看,行業公司出現分化信號,需要密切關注。從行業投資策略來看,房地產板塊的投資策略中,可密切關注龍頭性公司的時機性機會或在未來選擇業績持續增長且回報較好的公司,而估值變化是是行業配置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預計未來房地產業隨著政策加碼及消費理念的成熟或面臨不確定性,因此筆者謹慎看待此板塊的投資,在選擇適量逢低配置優質公司的同時,應回避題材績差公司類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