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歷來有金九銀十之說。歷史上9月月K線收陽的居多,這也給“金九銀十”帶來想象空間,紅九月值得期待,反彈還在路上,且行且珍惜。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股市技術分析中運用得最多的道氏理論認為,重要的壓力位突破后將成為重要支撐位。
而前期的3300點在股災以來經歷了三下三上一直沒有被突破,是非常重要的壓力位。所謂壓力位,就是說在某一個高點或整數關口,那一區域有許多之前套牢的籌碼,運行到此區域,市場就會有許多籌碼急于解套拋出,而買方不敢接盤,這樣就像有一座山壓在上面,大盤上行會遇阻回落。而所謂支撐位是說大盤越過了一個密集套牢區域,大量籌碼經過充分換手,山被踩在腳下了。這一區域大多數人惜售不愿再拋出籌碼,而有更多人想在這一區域買進股票而形成了支撐。
一個不懂得看壓力位和支撐位的股民,往往會對大盤后市走向形成誤判,也常常會陷入一拋就漲,一買就套的困境當中。就像我在講課中經常講到的那樣:壓力與支撐的實際是受供求關系的影響。當上漲過程中,賣盤供應大于買盤的需求,從而影響了股價的繼續上行,形成壓力。而下跌過程中,恰恰相反,正是買盤的需求強于賣盤,而使股價形成向上的支撐推動力。在股價向上沖高時,如果碰到了壓力位,那么很容易就會被打壓下來,而這時候,如果我們追高的話,那么,就很容易替代前一批的套牢者,形成新的套牢者。而在股價下跌時,如果碰到了支撐位,股價就會有望上升,而這時候,我們看到的圖形往往很不好看,心中也很是恐慌,常常就會將手中的股票盡快拋出,但是隨后,我們就會發現,股價上漲了,從而后悔莫及。當我們將大盤和某只股票的所有壓力位和支撐位都了若指掌了,那么我們規避風險及提高盈利的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高。下面,我們根據道氏理論來分析一下壓力位和支撐位的轉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在實戰中非常重要。
當前期高點被突破,或者前期低點被殺穿,那么,這兩個點位所產生的作用就會掉換過來,前期的高點變成了支撐位,而不是壓力位,而前期的低點則變成了壓力位。原本的壓力位在有效突破后,變成了支撐位。原本的支撐位在被有效殺破后,轉變成了壓力位,至此,我們可以看出,壓力和支撐并不是絕對的,在同一大盤或某只股票,同一個價位,不同的時間,所產生的作用可以是截然相反的。就如前面我們所講的那樣,壓力位和支撐位是由供求關系而產生的,而供求關系,源自于買賣雙方的心理,以及對個股的預期,當一個成本價位被有效的殺破之后,就會引起一部分做多買入方失去信心,而加入賣出的做空方陣營,導致空方勢力大增,而相對的,多方勢力大減,而這種情況一經確認,這個成本價位,就會成為沒有出逃的做多方的套牢位,瞬間轉變成壓力位。同理,當一個壓力位被有效突破,做多的預期增強,會吸引來大量的買盤,而這些買盤的成本價就是突破壓力的點位,從而有效的轉變成支撐位,支撐著股價再度上行。
在三上三下后,滬市在上周五終于四渡赤水,實現了對3300點的有效突破,一根光頭長陽不但收復了3300點,超越了8月2日的3305點,也創出了2016年股指“熔斷”以來的高點。突破3300點,按照道氏理論:重要的壓力位突破后將成為重要支撐位的量度升幅來預判,下一個重要壓力位在3500點左右。
因此,“金九銀十” 行情值得期待。四季度,投資者既要看到成長性、調結構的機會,也要適當把握股票的波段和區間操作所得到的收益最大化。在此大背景下,保增長和調結構必然是在不斷相互沖突中相互協調,中國經濟正處在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轉型過程中,要把握住新興產業成長股的底部撿便宜的機會。
紅九月,更多是個股行情。專注個股仍是當前要點,并結合研究中報業績超增長思路來選股。跟著國家隊走,你可能盈一時,但要想長久地活在這個市場并且做到穩定盈利,還需要想象力與理智的并行。再重復一句話:太理智和太瘋狂,都不會適應四季度的市場。(原標題:紅九月可期 滬市劍指35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