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盡管近期大盤整體處于盤整狀態,但以工行為代表的四大銀行股卻表現強勁,成為近期市場上的明星品種。如7月25日,當天市場弱勢震蕩,而工農中建四大行股價全線上揚。其中,體量最大的工商銀行盤中最高攀升至5.58元。為此,工行收到一則來自專業媒體的“喜報”,聲稱工行股價越過了過去10年的歷史大頂,上證指數6124點以來的套牢盤已全部解套。
“喜報”稱,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盤中定格了6124.04點的歷史大頂,工商銀行股價也在2007年11月1日攀升至5.55元的階段高點(前復權價)。在此之后,無論是上證指數還是工商銀行股價都未能企及上述點位,工商銀行股價更是在2008年從高位大幅回撤逾60%,并陷入了長達6年的低位震蕩。但今年以來,A股市場藍籌股行情持續升溫,銀行板塊與白酒、家電等消費股共同扛起領漲大旗。資金追尋“以大為美”的投資主線,推動工商銀行股價迎風起舞,截至7月25日工行股價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達到24.26%。而在7月25日當天,工行股價最高攀升至5.58元,時隔10年改寫了歷史新高。7月26日,工行股價繼續保持升勢, 當天最高價達到5.66元。
工行股價越過10年歷史大頂,上證指數6124點以來的套牢盤已全部解套。這對于長期持有工行股票的投資者,尤其是在2007年大牛市行情中套牢的投資者來說,這確實是一則好消息。
不過,或許是對工行股票太熟悉了的緣故,對于工行股價是否越過10年歷史大頂,本人還是持懷疑態度的。因為筆者的一位好友,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就是套牢在工行股票上面的。當時的買進價格是8元多,而工行的最高價是2007年11月1日創下的9元。這位好友買進工行后就被套牢,2008年北京奧運期間,我的這位好友因病去世,直到去世之時,他仍然套牢在工行的股票上。所以工行股票一直讓我“耿耿于懷”。
當然,工行是一只堅持以現金分紅回報投資者的股票,不過,10年的分紅還不足以讓工行的復權價超越9元的歷史高點。雖然工行近幾年的分紅每股都有兩毛多錢,而在2010年之前的分紅是不足兩毛的,如2007年工行推出的分紅方案是每10股派現1.33元。所以筆者也對工行股票進行復權處理,前復權的結果是,工商銀行2007年11月1日的價格應為6.68元,仍然高出工行的現價1元以上。也正因如此,“喜報”的說法有誤,工行股價并未越過過去10年的歷史大頂,上證指數6124點以來的套牢盤也并沒有全部解套。有關媒體給工行的“報喜”未免太心急了一些。
而之所以要迫切地給工行“報喜”,當然也是為了迎合當下市場對藍籌股炒作的需要,因為投資者即便是買進工行這樣的重量級藍籌股,哪怕是在2007年大牛市中高位買進工行股票,如今也都解套了。所以,藍籌股是值得擁有的。
不過,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在目前市場暴炒藍籌股的環境下,或許我們更應該要強調藍籌股炒作的風險。而在這方面,工行的“十年之痛”無疑是留給市場的最好教訓。因為在2007年的后“5.30”行情中,市場炒作的其實就是藍籌股行情,象工行這樣的大銀行股也被市場炒到了“大象跳舞”的地步。而隨著炒作的中止,工行就成了“套人”的大象,而這一套就長達10年。因此,工行留下來的教訓不能不說非常深刻。
而對于投資者來說,這還不算最慘的。買進中石油A股的投資者命運比工行投資者要悲慘得多。就是在市場對藍籌股的追捧下,中石油A股于2007年11月5日上市了,最高價達48.62元(對應的前復權價為46.24元),而截止今年7月26日,中石油的股價還只有8.19元。長期持有中石油A股的投資者仍然損失慘重。
正是基于工行的“十年之痛”以及中石油的慘痛教訓,投資者一定要有風險意識。雖然我們提倡價值投資,但價值投資也不能盲目地追高買進藍籌股,否則一套就是十年,甚至十年都不能解套,這樣的教訓需要投資者終生銘記。(原標題:工行“十年之痛”留下的教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