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連串的房價下跌的文章。這跟我實地看到的情況截然相反,無論是蘇南、蘇北、山東淄博、廣東、合肥,都出現了搶購的態勢。
所有不說樣本篩選方式、樣本數量、計算方式的房地產數據都是引導預期的耍流氓??吹揭恍┡c常識明顯相反的數據,看看房地產數據是怎么造假的?
首先,很多地方出現搶地潮,搶房潮已經蔓延到三四線城市。
以鎮江為例,6月1日,經過6個小時的拉鋸戰,鎮江4宗地塊讓政府攬金62.35億。群雄逐鹿最熱的潤州區兩地塊(R1702和R1703),經過130余輪的競拍,央企中海以25.2億元的成交總價一舉拿下R1703地塊,樓面價9450元/㎡,溢價率110%,刷新鎮江拍地以來的最高樓面價紀錄。
合肥、蘇州、揚州、武漢、北京、廣東等地都出現搶地潮。今年前五個月,全國土地出讓最多的50大城市合計土地出讓收入達到10103億元,同比2016年前5月上漲33%。碧桂園、保利、恒大、中海、首開這些攻城掠地的企業都是白癡,明知房價即將大跌,還在搶地?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2015年和2016年,土地供應連續兩年負增長。目前一線城市庫存平均只有6個月左右,遠低于12個月的安全庫存標準。上海搖號、南京搖號,你告訴我搖號的地方房價下跌,不僅顛覆了金融學常識,還震碎了我的三觀。
其次,北京通州、弈莊房價下跌20%是腫么回事?
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5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均價環比下滑2.4%,通州區、亦莊開發區跌幅最大。
市場嘩然,偉業我愛我家作了解釋,集團副總裁胡景暉接據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目前市場本身交易量少,而有的業主急于成交,導致個別二手房降價明顯。
假設本來大家都在觀望,成交量接近于零,突然某個小區有兩個業主急于套現,掛牌價下跌20%也愿意出手,表面上整個區域的二手房市場整體下跌了20%,其實不過是幾套房的事。
北京市住建委官網數據顯示,5月北京二手住宅環比下滑近四成,創下2015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
恰好此時,有個兩限房樓盤經過五年鎖盤期可以上市了,有些房主就像餓虎一樣,急于套現上市。
《證券時報》的采訪顯示,通州龍湖大方居近期成交的二手房中,確實有較最高點下跌20%的戶型。果園附近的房產中介人員告訴記者,龍湖大方居屬于兩限房,目前剛滿5年。部分戶主急于出手的原因一般有兩類,一是前期已經訂下改善型目標房,但沒想到3月份突然出臺更嚴的限購政策,導致房價下跌,不過只要降幅不超過改善房的違約金,業主還是可以接受的;二是位置、戶型不好的業主急于變現。
要讓房價上漲也很容易,通州通胡大街一家知名房產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近期掛牌價格大部分會比3月高點時調低約10%,最后的成交價仍可再商量,不過下跌20%肯定不是普遍現象。此外,該公司已經明確要求,不符合單價的房源掛不了牌、進不了系統。你賣得太低了,吃相太難看,根本不讓進系統,于是乎,房價又穩定了。
一線城市租金下跌,主要與產業結構調整相關,不同的區域房租截然不同。
據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監測,今年3月北京、上海、深圳三大一線城市租金回報率分別為1.56%、1.43%和1.53%,均創下歷史新低。上海房屋租賃指數辦公室指出,今年一季度上海新增就業崗位數量同比減少5%,其中外省市人口初次來滬就業者減少,使得新增租賃需求不旺。去年上海常住人口只增加了4萬人。
一線城市當房東食紅利的人增加,而常住人口增速下調,出現短期租金下調。必須強調,一線城市常住人口下降是有意調控的結果,不信,你放開戶口試試?
第三,控制房價上漲,只要改變樣本就行。
這兩天跟幾個金融界的朋友在一起,說起房價的貓膩,那是層出不窮。比如,控制網簽價格,再比如,統計普通商品房時,把精裝房和別墅排除在外,把保障房統計在內,當地的房價立竿見影掉頭向下。再再比如,開發商給予中介較大的定價權,你會發現房價幾天一變。
真實房價是個大機密。我曾經想跟個大房產服務機構合作,最后沒成功,原因是對方擔心地方政府不開心,“那我還做不做生意了”?
《大偉看樓市》說,二手房不用說,事實上現在基本全部存在陰陽合同的問題,新建住宅也存在部分地方政府為了完成調控目標,可能會通過延緩限制高價房簽約的情況。網簽數據現在全部都是限簽的,并不代表市場的真實價格。
國內數據質量存在嚴重問題,房地產業尤其如此。得到真實數據也很好辦,把自己的房子掛牌幾個星期,看有多少人問詢,或者去買套房子,看有多少人在過戶之前漲價漲個不停,把你當成唐僧。
不要把看到的數據太當真,那就是個工具。如果當作穩定社會的工具,那更可怕,看到真實數據的可能性將大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