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14家信托公司的自營資產不良率超過5%,這中間有5家的自營資產不良率超過了10%,它們分別是山西信托、華宸信托、北方信托、五礦信托以及中泰信托,對應的數據分別是14.57%、10.92%、12.16%、10.37%以及10.28%。
有研究認為,去年信托業固有資產風險狀況呈現較為穩定的態勢。國投信托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末行業固有總不良率下降,總體處于較低水平,固有業務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較小。從行業集中度來看,固有不良資產規模CR4集中度從52.31%進一步下降到43.08%,CR8集中度從68.50%下降到64.85%,最大固有不良率從31.25%下降到了14.57%,說明2017年信托業固有資產風險狀況進一步改善,行業固有資產整體質量維持了較好水平。
山西信托“拔頭籌”
記者進一步研究數據發現,由于自營資產規模、自營項目具體情況不同,每家信托公司確認的不良資產差異也較大。截至2017年底,五礦信托、昆侖信托、中信信托、華潤信托等公司的不良資產超過10億元。
山西信托固有業務的不良資產從2016年末的1.84億元升至2017年末的2.89億元,不良率達到了14.57%,這一數據在已披露相關數據的65家信托公司中位列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末數據顯示,40家發生不良的信托公司中,有22家自營資產不良率出現了下降。其中,華宸信托和五礦信托的自營資產不良率雖然都超過了10%,但是回顧2016年,兩者的數據分別是31.35%和19.15%,下降幅度明顯。
另外,浙金信托和吉林信托的自營資產不良率也出現了大幅下降。其中,浙金信托從2016年末的26.19%降至2017年末的9.59%。而吉林信托則從22.87%下降至7.72%,從2016年末不良率高企的行業第三位退出前十之列。
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認為,雖然信托公司目前披露的資產不良率主要是針對自身的自營資產部分,但也能從側面反映出一家信托公司對資產的管理水平、風控能力、清收能力等。對信托公司來說,固有資金在緩釋信托項目風險、維持流動性上具有重要意義。
有信托業人士告訴記者,信托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信托公司開展固有業務有嚴格的限定,固有業務通常呈現出高流動性、偏短期、低風險的特點。因為部分投資業務需要監管部門審批,持牌才能開展,所以不同的信托公司固有業務開展的范圍不一樣,面對的市場風險也不盡相同。
“2017年信托行業計提的信托賠償準備金規模持續提升,對信托公司提高風險抵抗能力具有明顯促進作用?!眮碜試缎磐械难芯繄蟾骘@示,2017年末,信托公司信托賠償準備金提取累計余額為221.12億元,比2016年末的187.03億元增加了34.09億元,增速為18.62%;賠償準備金占行業實收資本的比例近年來也逐步提升,2017年達到9.15%,行業風險抵抗能力逐步增強。
值得一提的是,從固有資產經營情況看,不良資產合計超過10億元的信托公司有4家,分別為五礦信托、昆侖信托、中信信托和華潤信托。
其中,中信信托從2016年末的4.05億元增至去年末的11.92億元,其自營資產不良率從2016年末的2.49%增加至5.43%。昆侖信托則較2016年末的7.81億元增加至11.13億元,但是不良率從2016年末的10.86%下降至7.94%。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