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安信信托也加大增資的步伐。今年2月,安信信托在其2017年利潤分配預案中提及,公司擬以2017年年末總股本為基數,資本公積金每10股轉增2股,在預案實施完成后,公司總股本將增加至54.69億股,注冊資本由45.58億元增加至54.6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安信信托在去年9月發布擬發行優先股募集資金不超過68億元的公告,這也是在2016年末定增49億元完成后第三份“補血”計劃。安信信托表示“在扣除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公司凈資本”。
這也是信托公司發行優先股的首例。對選擇發行優先股補充資本金的原因,安信信托在書面回復稱:“一方面可以避免普通股股東表決權被攤薄;另一方面優先股的發行不受證監會關于發行普通股融資18個月期限間隔的限制。”
對此,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均認為,提升信托業協會的評級是重要原因之一。據了解,凈資本實力是重要打分項之一,評級結果直接影響信托公司在業務規模擴張、業務模式選擇、創新業務開展等分級差異。“從投資者角度,控制實力越強,對信托公司和產品的信賴度也會增強。”帥國讓表示。
一季度凈利微增
“隨著資產新規出臺,銀行的表外要回表內,短期內確實會帶來整個金融業資金面的緊張。”平安信托企劃部總經理闕振宇在近期的發布會上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信托業接下來的轉型,實際是探索差異化經營模式。”
從上市信托公司/信托子公司2017年的經營情況看,戰略差異化已有體現,愛建信托實現信托規模、主動管理與銷售能力三項強化;中融信托仍處綜合性金融服務提供者的轉型期;安信信托則是在不斷提升主動管理規模,保持信托規模與主動管理占比穩中有升。
據安信信托2017年年報,安信信托在管理的信托資產上近三年出現逐年緩慢下滑,這與信托業整體資產規模的變化相反。
2015年末,安信信托資產規模為2359.10億元,2016年末較之減少了9.58億元;2017年年末,安信信托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2325.51億元,較期初額的2349.52億元減少了近24億元。而根據信托業協會數據,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突破26萬億元,達26.25萬億元,同比增長29.81%;平均每家信托公司信托資產管理規模為3859.60億元,安信信托明顯低于平均值。
在信托業務方面,截至去年年末,安信信托存續信托項目276個,受托管理信托資產規模2325.51億元;已完成清算的信托項目140個,清算信托規模759.95億元;新增信托項目91個,新增信托規模735.34億元。其中,主動管理的信托業務規模為1585 億元,占比68%;這一占比在2015年為45%,2016年為60%。
一般來說,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規模越高,對于信托項目的介入越深,信托報酬率也有越加提升的可能。在安信信托的書面回復中,稱其2017年報酬率達到2.3%,遠高于行業2017年末的平均水平0.35%。安信信托表示,這得益于“公司信托業務定位實業投行,主動管理業務主要以投貸聯動的形式服務實體經濟,截至去年年末,信托資產投向實業、房地產和基建的占比分別為64%、24%、4%”。
從安信信托近三年的業績來看,其2015-2017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9.55億元、52.46億元、55.9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7.22億元、30.34億元、36.68億元。對此,財富證券楊莞茜在研報中分析認為:“安信信托業務結構優化,主動管理規模、信托報酬率的大幅提升帶動營收增長。”
近日,安信信托披露了今年一季度報告,1-3月實現營業收入15.9億元,同比下降2.6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56億元,同比微增3.58%。受春節假期影響,信托公司一季度通常是一年的經營數據低谷,多家證券公司研報均對安信信托一季度業績表現評價為“超預期增長”。
國泰君安證券在研報中表示,安信信托主動管理能力突出,行業去通道對公司業績影響有限;以不斷的增資與再融資方式補充資本實力,助力業績持續增長。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