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近幾年,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規??焖僭鲩L,業務體量拾級而上。截至到2017年信托及PE基金占據資產管理行業27.7%的規模。有網友問,同屬于資產管理行業,兩者在項目篩選和盡職調查上有何不同?
在分析這個問題前,首先要明確信托公司和PE投資基金在業務范圍和性質方面的不同。
中國的信托公司在從事債權融資業務時,業務的交易對手主要是成熟的企業,往往具有較好的盈利能力和較為充足的現金流,還具有較為充足的抵質押物,信托公司獲得的收益是按季或按年借款利息回報,一般不超過10%/年。
而PE投資基金主要從事股權投資業務,業務的交易對手主要是處于成長期中后階段的企業,具有較好發展前景,但是往往還沒有盈利,也沒有太多的資產可以進行抵質押,PE投資基金獲得的收益是未來企業股權的增值,尤其是如果完成IPO上市,可能會有數倍的回報可能,但是投資期可能在5年甚至更長。
兩類公司不同的經營模式和目標,以及對企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定位,就形成了信托經理與PE投資經理在項目篩選和盡職調查方面的明顯差異。
信托經理在進行項目篩選和盡調時,最看重的是借款人未來還本付息的能力,這個能力體現在兩個還款來源上,我們稱之為第一還款來源和第二還款來源。第一還款來源是借款人自身經營所創造的現金流和利潤,這部分要能覆蓋借款的本金和利息。第二還款來源是借款人所能提供的抵質押物,抵質押物未來變現的資金,要能覆蓋借款本息。因此,信托經理會更加關心借款人的財務指標,比如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等,同時也會關注這些財務指標的真實性,一方面要求借款人提供經審計的報表,另一方面也會通過稅務數據、開票數據等對財務數據進行印證。對于抵質押物,信托經理則重點關注其權屬、抵質押是否有瑕疵,未來變現是否存在問題。
PE投資經理在進行項目篩選和盡調時,重點關注所投資企業所處行業的成長性,以及企業在行業內市場份額的占有趨勢,以及企業未來盈利的增長能力,以及并購和上市退出的可能性,對于企業目前的現金流狀況和盈利狀況并不是特別在意。因此,PE投資經理對于企業的評估使用的指標體系也與信托經理不盡相同,由于企業尚未盈利,傳統用于股權價格評估的市盈率(P/E)指標無法應用,由于企業凈資產一般也不是很大,傳統的市凈率(P/B)指標也無法應用,PE投資經理更多地看一些例如市銷率(P/S,即股權價值比銷售額)、用戶數、活躍用戶數等指標來評估投資價值。與信托經理更加關注借款人當期的財務數據不同,PE投資經理更加關注企業的未來財務數據增長情況,PE基金給企業的投資估值,都是基于企業未來(比如未來三年)的財務數據,主要是利潤數據和未來的市盈率,這些數據是企業和PE投資經理共同預測的,由于在預測時會出現信息不對稱,因為企業對自身的情況更為了解,為了獲得投資的高估值往往有動力高估未來的利潤增長,給PE投資機構帶來風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PE投資經理在做這些預測時,一方面會參照對標企業的情況,即行業內發展階段更為靠前的企業財務數據的變化趨勢,有時也會通過對賭的方式對企業進行約束,如果企業將來未達到預測的財務數據,會設置要求企業大股東溢價回購股權等懲罰措施。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