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截至1月16日,68家信托公司中已有包括江蘇信托、國投泰康信托、中融信托、中航信托和五礦信托在內的5家公司公布了2017年“成績單”。
對比5家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
此外,在“暫停通道類業務”、“信托委托貸款業務停止備案”、“中間級股票配資業務叫停”以及銀監會“55號文”等一系列政策下,2018年,各家信托公司對于開展業務心里還有底嗎?。
1
喜憂參半
先來看看幾家先交卷公司的“成績單”。
中航信托是首家發布年報的公司。這份打頭陣的年報看起來可圈可點:營業收入29.41億元,同比增長23.26%;凈利潤16.29億元,同比增長25.12%。從數據來看,信托業務可以說是其重頭業務,2017年信托業務收入為26.44億元,貢獻了九成的營業收入。
五礦信托的年報也隨之公布:2017年營業收入21.38億元,凈利潤11.74億元。而在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達18.05億元,占比為84.43%;其次為投資收益 3.06億元。與中航信托收入結構十分相似。
再來看江蘇信托,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20.01億元,凈利潤16.16億元,其中信托業務收入10.01億元,較上一年度大增50.53%。
也有成績不算理想的。在率先披露的5家信托公司中,國投泰康信托是唯一一家營業收入與凈利均下滑的公司,延續2016年的下滑態勢。2017年,國投泰康信托實現營業收入10.08億元,下滑2.89%;實現凈利潤6.29億元,下滑7.77%。不過在這其中,信托業務可說是表現突出,實現7.39億元收入,較2016年大增47.5%。
2
主營業務承壓
信托業務是信托公司的主營業務,信托業務收入占行業收入的比重一直處于較高水平。根據行業協會最新數據,2017年前三季度,全行業累計實現信托業務收入529.85億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實現信托業務收入7.79億元,同比增速為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