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信托產品PK銀行理財!你會支持誰?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了,理財需求也日益旺盛。如今,市場上的理財產品琳瑯滿目,尤其是作為資管規模位列我國金融子行業前兩位的銀行和信托理財市場,成為很多投資者的首選。那么,這兩種產品主要有哪些區別?適合哪類投資者呢?
從發行主體來看,銀行理財產品是由商業銀行發行,信托理財產品由信托公司發行,銀行和信托公司都受到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的嚴格監管。從投資方向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一般通過結構化投資的方式配置到其他金融產品上,這其中就包括了信托計劃。信托理財產品募集到的資金通常是直接投入到基礎設施、房地產和工商企業等實體經濟領域。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和信托理財產品在投資門檻和投資期限上的差異較大。百瑞信托財富管理中心高級理財經理王珂表示,銀行理財產品一般是低門檻低收益,比較大眾化,通常的門檻不超過10萬元。信托理財產品高門檻高收益,投資信托產品的客戶必須滿足合格投資者的標準。一般而言,信托投資最基本的門檻為100萬元,但由于受“單個信托計劃的自然人人數不得超過50人”規定的限制,對規模比較大的信托產品來說,實際投資門檻往往會更高。
在投資期限方面,一般的銀行理財產品大部分期限都比較短,通常不超過180天,因而具有相對較高的流動性。信托理財產品的期限通常都在一年以上,且由于沒有在全國范圍內建立起統一有效的產品流通平臺,如果在信托產品運營期間想轉讓信托產品,通常還是比較困難的。
從投資者最為關注的收益率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多在3%至4%之間,信托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大都在7%至9%之間。“二者收益率的差別往往會在3個百分點以上,主要是因為銀行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渠道優勢擠占了理財客戶的理財收益。也就是說,投資者通過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方式投資了其他金融產品,他們在獨自承擔該金融產品所對應風險的同時,卻要與銀行一起分享該金融產品對應的收益。”王珂表示。
據介紹,商業銀行銷售的大多是結構化配置資金的理財產品。這些理財產品不僅配置有低風險低收益的銀行存款、高等級債券等,同時還有收益和風險相對較高的信托計劃等,且這些收益較高的金融產品往往又會在全部銀行理財資產配置中占據一個比較大的比例,以此來保證這些理財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基礎上可以實現較高的投資收益率。但是,銀行并不會將這些收益全部分配給廣大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理財客戶,其差額就成為銀行經營利潤的一個重要來源。
總體來看,銀行理財是一種大眾化的理財方式,認購起點低,操作便捷,期限靈活,是不少家庭小額短期閑置資金的重要投資方式。信托理財則更受高凈值客戶的青睞,投資起點更高但收益也更高,投資方向更靈活,還可實現跨資產、跨周期的配置。
王珂表示,如果投資者有一筆錢需要保值增值,在選擇購買信托理財產品還是銀行理財產品時,最重要的還是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充分了解投資標的和自身風險偏好的前提下,遵循分散化投資的原則,對自己的理財資金合理配置。
以上就是關于信托產品PK銀行理財!你會支持誰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信托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信托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