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日,《慈善法》落地實施的同時,國投泰康信托推出全國首單慈善信托。今天是距離國投泰康信托推出全國首單慈善信托一年的日子。在這一年里,中國慈善聯合會成立了慈善信托委員會,國投泰康信托推出了全國首單股權慈善信托,銀監會、民政部聯合發布了《慈善信托管理辦法》,這意味著慈善信托發展漸入佳境,迎來春天。未來慈善信托應走市場化道路。
慈善信托的概念
慈善信托又稱“公益信托”。僅以實現社會慈善事業為目的,并以全社會或部分社會公眾為受益人的信托。
慈善事業是指對社會有價值或有重要社會意義的事業;它包括發展濟貧、教育、宗教、醫療、體育、科學研究、文化藝術、市政建設等各方面的事業。
慈善信托的發展狀況
成立慈善信托委員會
2016年11月16日,中國慈善聯合會慈善信托委員會(簡稱“慈善信托委員會”)正式成立。慈善信托委員會是中國慈善聯合會下設的分支機構,不具有法人資格,遵守《中國慈善聯合會章程》,在中慈聯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日常協調管理工作由中慈聯秘書處負責。慈善信托委員會由單位委員和個人委員組成,包括政府部門、慈善組織及個人、信托公司、中介機構、專家學者等。慈善信托委員會的主要工作包括:搭建多方溝通合作平臺;建立慈善信托行業智庫,為政府主管部門及行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強行業規范建設,完善慈善信托行業標準、加強行業自律;開展相關培訓并引導和推動慈善信托實踐等。
國投泰康信托推出全國首單股權慈善信托
2017年4月21日,由國投泰康信托擔任受托人的“國投泰康信托2017年真愛夢想2號教育慈善信托”在北京市民政局完成備案。這不僅是國投泰康信托的首單股權慈善信托,也是國內首單,對于擴大慈善信托財產范圍、滿足社會各界多樣化的慈善需求具有重要的創新和探索意義。與貨幣型慈善信托相比,股權慈善信托更能發揮信托制度持久的優勢,股權作為信托財產,其產生的分紅可作為慈善支出持續來源,促進我國慈善事業可持續發展。
發布《慈善信托管理辦法》
2017年7月26日,銀監會、民政部聯合發布了《慈善信托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辦法》的出臺使慈善信托的設立、備案、管理與處分的具體要求均有法可依,可操作性加強,標志著國內慈善信托規制體系基本建立。根據《辦法》,為了促進慈善信托發展,信托公司開展慈善信托業務可以免計風險資本+免予認購信托業保障基金。這將會有效降低信托公司開展慈善信托的成本,是從實際的經濟意義上對慈善信托的支持。
未來慈善信托應走市場化道路
截至目前為止,全國共38單慈善信托產品成功備案,實收信托規模超過1.26億元。未來慈善信托所走的應該是一條相對市場化的道路。這意味著,當前幾乎是“純公益+免費”管理模式的慈善信托業務,未來或將用更市場化的手段來進行。想讓慈善信托真正可持續發展,發揮其更大的作用,可采用一些商業模式來保障。對于信托公司而言,如果信托公司可以將慈善信托業務做到專業化、特色化、規模化、規范化,信托公司不僅可以很好地達到慈善目的,還可以很好地實現自身的發展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