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來自多家信托公司的信息顯示,7月中旬以來,集合信托的預期收益率大幅上漲。資金需求增加而供給緊縮是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MPA考核之下,流向信托等非標產品的銀行理財資金增量大大減少,進一步推升了非標市場資金價格。業內人士認為,考慮房地產調控持續發力和嚴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政策加強,非標利率的跳漲短期不利于債券市場和無風險利率下行。
資金緊張倒逼收益率上漲
據獲悉,7月中旬以后,某大型信托公司固收類集合信托的預期收益率較之前平均上升50個基點;8月以來,某中型信托公司針對AA+以上主體的融資成本平均較上月增加10個基點;另有信托業務人士透露,其公司的信托產品預期收益率,近期更是每周跳漲近20個基點。上述信托公司集合信托預期收益率已經超過6.5%,所以加上產品發行、管理等成本,企業通過信托公司融資的成本已經達到8%左右。
業內人士表示,資金需求增加而供給緊縮是產生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目前,集合信托的融資主體主要是房地產公司。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去年10月地產調控以來,除了作為房地產主要融資渠道的銀行貸款和公司債被收緊外,地產企業股權融資、發行ABS、地產基金、資管融資等各類渠道也被收緊,相對而言房地產信托業務的政策較為寬松,由此產生了不少房地產信托融資需求。
在資金供給層面,以往銀行理財資金是集合信托的最大買家,但今年實施的MPA考核限制了商業銀行的擴表沖動,流向信托等非標產品的資金亦隨之減少。據鵬揚基金測算,預期2017年新增廣義信貸23萬億元。其中,貸款增速是剛性的,也是各家商業銀行必須要設法積極滿足的,按照和去年一樣13.5%的增速估計,將占14.4萬億元的額度。那么留給債券和其他投資(主要是同業理財)的額度不超過8.6萬億元,遠低于前兩年的13.6萬億元和12.2萬億元。
有信托業務人士透露,現在銀行理財投集合信托,往往是原有項目結束后騰退出來的資金,而增量資金相當有限,所以資金價格也就水漲船高。一位信托經理透露:“以前一些高評級的企業,比如AA+、AAA這類,都繃著臉不愿拿信托的錢,覺得貴,但最近資金價格上漲這么快,有些公司也繃不住了。”
無風險利率短期內難下行
一些信托業內人士認為,集合信托的收益率往往易漲難跌。近期集合信托收益率上升,可能會對其他固收產品產生“擠出”效應,甚至倒推市場整體利率水平。實際上,在2013年“錢荒”時期,就有“非標不死,債市難興”的說法,當時的邏輯是非標成為多數小銀行吸納理財和存款的工具,提高了整個銀行體系的負債成本。在此情況下,銀行先拋棄收益率低的債券,繼而使得市場整個收益率上提。不過,這一說法一直受到質疑。某基金公司固收負責人認為,目前而言,信托等非標融資已經處于監管機構有效監控之中,其對市場利率影響有限。
某資深固收投資人士表示:“非標利率上漲背后的原因是商業銀行下半年表內信貸額度偏緊和社會融資需求仍較強的一個反應。考慮房地產調控持續發力和嚴格控制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政策加強,我們認為非標利率的跳漲短期不利于債券市場和無風險利率下行,中期仍取決于全社會的融資需求擴張情況。”
獲取更多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訊。(原標題:集合信托收益率上漲 無風險利率難下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