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根據信托上半年的行情走勢,用益信托分析師表示,受金融環境影響,今年以來銀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機構理財產品收益都呈下滑趨勢。原因在于目前社會資金流動性比較寬松,降息降準政策也讓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降低,利率下行、資金面寬松等因素導致了集合類信托產品呈“雙降”趨勢。根據用益信托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集合類信托產品成立數量為2861只,成立規模為691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預期收益率為7.33%,收益率與募集規模呈現“雙降”趨勢。
證券市場未能扛旗
根據用益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集合類信托產品成立數量由去年同期的7077只銳減至2861只,同比大降六成;集合信托成立規模為6913億元,與去年同期的8710億元相比,降低了約20%。
如果按照投向進行分析,可以發現,金融類產品成立規模驟降是造成集合信托上半年融資規模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金融類信托產品成立數量為756只、成立規模為1052.42億元,同比分別下降81.79%、62.44%。金融類信托募集規模占集合信托募集規模的比重為18.46%。
去年上半年,受股市行情上漲的影響,信托資金投向資本市場的規模大幅上漲。用益數據顯示,去年上半年金融類信托成立規模為3521.43億元,占總成立規模的比重高達45%,成為當之無愧的“黑馬”,然而隨著去年下半年股市持續震蕩,傘形信托遭清理等因素的影響,證券投資信托也隨之平靜,金融類信托產品融資規模也逐漸走低。
工商企業信托逆勢增長
從集合類信托產品成立是,工商企業類產品今年上半年成立783億元,雖位居末位,不過同比上漲44.46%。從數據上看,今年上半年集合類信托產品成立規模雖整體下滑,但在各個投資領域上升降不一,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信托業轉型時期業務戰略重點的調整和轉移,以此來順應市場需求。
2016年上半年集合類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已由上年同期的8.91%降至7.33%。房地產類集合信托產品仍以相對較高的平均收益率排在第一位,達7.7%,同比下降了1.93個百分點。基礎類產品和工商企業類產品分別以7.63%和7.60%的收益率排在其后,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1.94和1.5個百分點。其他投向類產品收益率達7.1%。金融類產品繼續墊底,收益率從去年同期的7.9%跌至6.83%。規模上來看,其他投向類產品規模排在首位,達2389億,同比增長26.20%。其次為金融類產品,其成立規模為1531億元。基礎產業類產品和房地產類產品緊隨其后,成立規模分別為1251億元和958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融資規模分別上升了5.3個百分點和下降了5.24個百分點。有做信托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工商企業的信托走勢。
獲取更多財經新聞訊息,請關注財經365。(原標題:上半年金融類集合信托募集規模驟降六成)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