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的信托馬拉松已經跑過了半程。隨著中報的陸續公布,信托公司的排位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在前十業績榜單尚未定局的情況下,上半年冠軍最終究竟會花落誰家?信托的各家霸主中,又有哪些在搞增資轉型的“大動作”?
Top10進了3名“新人”
銀行間市場披露的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2017年上半年,信托公司業績呈現回暖趨勢。據統計,已公布上半年業績的63家信托公司累計實現營業收入450.91億元,平均每家營收7.16億元;累計實現凈利潤264.08億元,平均每家凈利4.19億元。
殺入凈利潤排名前十位的信托公司有中信信托、平安信托、中融信托、重慶信托、華能貴誠信托、建信信托、上海信托、中鐵信托、華潤信托、中航信托。
其中,建信信托、中鐵信托、中航信托上半年新入前十。
不過,這份名單還存在變數,因為安信信托(14.39 +2.27%,診股)上半年業績尚未披露,其一季度便實現超10億凈利潤,中報預計披露日期為8月16日。
雖然中報只側面反應了信托公司半年發展情況,但《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業績榜上靠前的信托公司,更愿意增資,布局轉型也較積極。這兩點或許正是推動這些信托公司業績的部分原因。
衛冕之爭留懸念
現有統計來看,上半年業績冠軍花落中信信托,這是中信信托時隔兩年半再將冠軍收入囊中。
中信信托曾是2014年的行業凈利冠軍,2015年,重慶信托取而代之,2016年,平安信托上位成功。
而到了2017年上半年,中信信托實現利潤總額20.05億元,凈利潤16.21億元,兩項業績指標均在已披露中報業績信托公司中位居第一。
從收入構成來看,中信信托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6.27億元,僅次于中融信托。其中,利息收入為4.22億元,這項收入超過其他所有信托公司;手續費及傭金收入20.10億元;投資收益將近3億元。
這樣的業績優勢,可能得益于資產管理規模。截至2016年末,中信信托全口徑資產管理規模高達1.76萬億元,同比增長27%,其中信托本部管理資產規模1.42萬億元,同比增長39%;通過中信信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聚信(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信惠國際資本有限公司等專業子公司開展的資產管理業務規模3634億元。
不過,中信信托的榜首位置可能還沒有坐穩。
盡管安信信托目前尚未披露半年報抑或半年業績快報,但其一季報顯示,安信信托單單3個月就實現營業收入16.33億元,凈利潤10.2億元。僅僅憑借一季度的入賬,已經可以躋身凈利榜單前五。
而通常情況下,由于春節假期等因素,一季度原本應該是信托公司業績比重較低的季度。如果安信信托能在二季度延續一季度的強勁態勢,將輕松拿下上半年凈利潤冠軍,全年凈利也有望超過40億元。
業而優則增資
《國際金融報》記者發現,業績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近三年基本都有過增資行為。
此次排名第十的中航信托,據銀行間市場披露的信托公司上半年財務數據顯示,中航信托營業收入為12.84億元,排名第八位;凈利潤為7.53億元,排名第十位。
7月26日,中航資本(5.89 -0.67%,診股)就發布公告,披露了其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修訂稿)。
公告顯示,本次發行可轉債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8億元(含48億元,包括發行費用),扣除發行費用后擬用于以下項目:增資中航證券30億元開展證券業務,增資中航信托18.1億元開展信托業務,其中使用本次發行募集資金18億元。
這意味著中航投資以人民幣18.1億元現金認購中航信托本次增資,增加中航信托注冊資本6.35億元,其余約11.75億元計入資本公積。增資到位后,中航信托注冊資本變更為人民幣46.57億元,進入信托行業上游。
增資后,中航資本的持股比例將由80.0012%升至82.73%,進一步鞏固控股股東的地位;華僑銀行持股比例則將由19.9988%稀釋至17.27%,外資股東的持股比例進一步降低。
此外,中鐵信托也在2015年增資到32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