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規模節節攀升
近段時間,隨著房地產調控政策再次回歸,房企融資渠道層層受限,一度持續低迷的房地產信托產品明顯增加。相關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房地產信托融資規模節節攀升,尤其5月第二周(5月8日—14日)罕見地居于首位,引起市場普遍關注。業內人士表示,在強監管的大背景下,隨著監管層對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進入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可能面臨監管升級,中小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渠道將進一步受限。融資規模攀升
近日,中型房企華夏幸福發布公告稱,擬與大業信托簽署《增資協議》,后者以其已設立的“大業信托華夏幸福涿州股權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募集信托資金,向涿州致遠增資不超過25億元。同時,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于簽署《永續債權投資合同》的公告。而這僅是房地產信托升溫的一個縮影。
用益信托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68家信托公司共發行326只房地產信托產品,累計為房企融資1005.5億元。從發行只數上看,1至4月分別發行50只、54只、113只、92只產品,規模分別為171.2億元、169.8億元、292.8億元、258.1億元。
統計顯示,3月份第一周房地產集合信托成立市場環比就呈現明顯上漲局面。其中,成立規模環比增長達1.32 倍,成立數量也環比大幅增加43款。與此同時,發行市場與成立市場齊頭并進。其中,發行規模環比上漲高達79.57%,發行數量環比增加10款。
進入5月以來,這種趨勢越發明顯。用益信托統計顯示,5月第二周成立的集合信托產品中,房地產領域融資規模罕居首位,成立2款產品,募集資金31.37億元。普益標準發布的信托周報也顯示,5月13日至19日的一周內,共有24家信托公司發行39款集合信托產品,發行數量環比增加11款,增幅為39.29%,其中10款為房地產項目。
這種市場表現與去年相比,可謂“冰火兩重天”。來自中國信托業協會的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資金信托投向房地產領域的規模為14295.37億元,占比8.19%,與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0.57個百分點,房地產市場已成為資金信托第五大配置領域,其市場規模排名在傳統的五大信托領域中,已從之前的榜首位置滑落到墊底位置。
風險不可忽視
在融資規模大幅提升的同時,房地產信托收益亦出現反彈。數據顯示,2月平均預期收益率9.23%,3月新發地產信托產品平均收益率8.63%,4月前兩周突然飆升至10%。分析人士表示,隨著房地產企業融資被收緊,其融資成本被抬升,這也使房地產信托產品收益率攀升,將促使更多信托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領域。
不過,業內專家指出,目前存續房地產信托風險項目主要集中于二三線城市、民營房地產商及商業地產項目,其中主動管理類信托占比超過6成,風險不容小覷。
相關調研報告顯示,信托行業糾紛案件所涉行業領域高度集中,從部分已披露案件來看,房地產領域的糾紛規模占比高于60%。截至2016年底,全行業房地產信托風險資產余額382億元,占全部信托風險資產32%;風險率2.32%,比年初上升0.02個百分點。
近期,銀監會要求信托公司控制向房地產行業提供融資的行為。其中,銀監會3月29日下發《關于開展銀行業“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45號文),要求整治信貸資金參與房地產炒作情況,對于違規進入拿地環節、違規發放開發貸、貸后管理不嚴、繞道借道變相融資、違規發放首付貸等行為進行了限制;4月10日下發《關于銀行業風險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6號文)更是明確表示,各級監管機構要重點關注房地產信托業務增量較大、占比較高的信托公司。有信托公司人士表示,在強監管的大背景下,房地產信托并不會是房企的避風港。隨著金融監管加強以及對房地產調控力度加大,進入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可能面臨監管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