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看,今年陽光私募并不樂觀,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1月份陽光私募平均收益率為-1.04%。融智評級研究員彭曉武認為私募跑輸大盤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由于去年的虧損,大多私募被迫減倉至一兩成,導致看多而不做多的窘境;二是對銀行、有色等大盤藍籌的重視程度不夠。
市場風云變幻,今年1月份陽光私募業績表現也隨著市場的起伏顯現出較大差異,最高相差近29個百分點。而業績前十名的名單中并沒有出現去年領跑者的名字。
根據好買基金2012年2月3日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排名收益率最高的三只私募產品為塔晶獅王1、塔晶獅王2、銀帆3期,業績分別達到16.83%、16.25%以及12.85%,而1月份上證指數漲幅為4.24%。
除上述三只產品,證研一期、金中和4、同威增值1期、開寶2期、創贏1號、金中和5、長金11號等產品,今年以來表現也不錯,都獲得了10%以上的收益。
去年業績排名前10的陽光私募產品集體消失在今年排行榜前列,去年排名前10在今年仍取得正收益的產品有4只,去年冠軍芮崑的呈瑞1期今年開局不利,今年以來收益率為-2.89%。
分析人士表示:“私募產品業績排名靠前,產品規模會不斷擴大,規模增加操作難度就會變大,原來的投資風格就不一定再適用。”
今年以來排名較落后的5只基金產品為天星2號、君富穩健增長一期、國投凱益、中信合贏1期、陜國投合贏期,收益分別為-11.82%、-9.62%、-9.12%、-8.77%、-7.98%,與領先產品的業績差將近29個百分點,一月份私募業績跑出兩重天。
私募業績的巨大差異不僅存在于領先與落后的產品之間,同一家私募甚至同一個人管理的產品都存在差異也很大,令投資者無所適從。據悉,今年1月份某私募旗下的一只產品凈值由去年底的0.8115猛升到2012年1月20號的1.0136,上漲近25%,而旗下另一只產品單位凈值僅由0.7762上升到0.7980,漲幅僅有2.8%,相差22個百分點。而另一家私募產品情況顯示,同一人管理的兩只產品近一月回報率分別為14.09%和4.54%,業績相差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