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房地產信托產品年收益率基本超過10%。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采訪中獲知,目前涉及保障房建設的房地產信托產品依舊可以銷售,但是該部分產品的預計收益一般不會高于10%。
有正在從事保障房建設的房地產企業負責人告訴本刊,當前國家不斷加快保障性住房工程的建設速度,“如果把房地產信托融資的通道掐斷,就實在太為難我們這些企業了。企業參建保障房,資金一直比較缺。”
其實,在5月份,銀監會對信托公司進行窗口指導時就對保障房信托產品網開一面。當時有媒體爆出“保障房、經濟適用房和城中村改造項目這三類房地產信托業務并未叫停”。
盡管還留有余地,政府或想將所剩房地產信托份額拉入保障房建設隊伍,但是一些無力轉型的中小房企的煎熬已經再度加劇。
來自銀行的人士告訴本刊記者,已經停售的房地產信托項目只要未達到發行規模就要將本金退還給投資者。“這將意味著一些正在借助房地產信托融資的項目融資失敗。”
不過,信托公司還可以利用第三方理財機構再度發起融資計劃。《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查詢了多家第三方理財機構發現,其代理的房地產信托產品明顯增多。與此同時,這些房地產信托產品依舊保持著較高的年收益率。
從2011年開始,房地產信托收益一直居高不下,最少維持在年收益10%。此前甚至有最高達接近20%的收益。不過在更加嚴厲的融資環境下,預期高收益則不斷出現。據記者查詢獲知,中信信托已發行了一只最高年預計收益達25%的房地產信托產品,凱銀投資也發行了最高年收益亦達25%的一只房地產信托。
銀行,一直是中國房地產信托產品推介銷售的重要渠道。如果咽喉要道被封住,則房地產信托產品的銷售必將面臨萎靡。而更重要的是,一批中小型房地產企業將因此面臨更匱乏的資金來源。
7月28日,來自央行下屬媒體的報道稱“工行、建行均發文叫停房地產信托業務,而農、中兩行在實際操作層面叫停房地產信托業務”,同時銀監會還對多家大型信托公司進行窗口指導,要求停發房地產信托。
房地產信托增速或將下滑
7月25日,銀監會授權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投向房地產領域的信托資金余額為6051.91億元,比一季度末的4868.88億元大幅增長24.3%。而二季度新增房地產信托資金累計達2077.66億元,比一季度末金額大幅增長近兩倍。房地產信托平均年收益率依然居各領域之首。
長期研究信托領域的經濟學者孫飛對《中國經濟周刊》置評認為:“盡管還有第三方理財機構進行銷售信托產品,但是銀行一直是信托推介銷售的主要力量。銀監會掐斷銀行銷售渠道后,今年下半年房地產信托增速可能將明顯放緩。不過,這還是取決于銀行的執行力度以及銀監會的決斷力。”
建行北京分行的高級理財部門經理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我已經聽說了停售房地產信托的說法,但還沒看到有具體文件下發。”其他幾家銀行的財富管理經理或理財規劃經理都對記者表示,目前沒有在售的房地產信托產品。
有要求匿名的國內排名靠前的信托公司經理告訴記者:“我們公司業務較為多元化,不會因為銀行停售房地產信托或被監管部門暫停而影響自身。不過,就房地產信托業務來說,未來可能出現明顯的下滑。”
“實在太為難我們這些企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