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更多地方銀行、券商等機構擠上IPO快車,地方金融機構的持股股東從中賺取豐厚收益,國聯信托便是其中一員。
12月23日,國聯證券預披露IPO招股書。這意味著,繼無錫銀行上市之后,國聯信托又一家子公司也要上市了。
證券時報·信托百佬匯記者注意到,作為一家地方性的信托公司,在行業轉型背景下,國聯信托的信托主業并不突出,投資收益成為其力挽狂瀾的“利器”。2015年,國聯信托股權投資收益3.44億元,占總收入比例為53.61%,超過信托主業。
銀行券商子公司輪番上市
今年江蘇可謂IPO大贏家,南京、蘇州、無錫的IPO成功企業絡繹不絕。地處無錫的國聯信托,正是因子公司IPO受益的典型。
國聯信托為無錫當地信托公司,注冊資本12.3億元,控股股東為無錫市國資委旗下國聯集團。
此番欲IPO的國聯證券,前身為無錫證券,注冊資本19億元,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29億元,凈利潤3.5億元。IPO募集資金將用于補充資本金,發展主營業務。
招股書披露,國聯信托正是國聯證券的第二大股東,持有其20.51%股權。
無獨有偶。早在今年9月23日,國聯信托控股子公司無錫銀行也實現上市。
無錫銀行前身為錫州農商行,成立于2005年。2008年,國聯信托以每股3.13元的價格,出資2.16億元,持有10%股權,成為無錫銀行第一大股東。該股權在無錫銀行上市后稀釋至9%,但國聯信托仍是其第一大股東。
12月26日,無錫銀行收盤價11.16元/股,總市值206億元,國聯信托持股9%,市值約18.54億元,浮盈約16.38億元。
國聯信托在招股書中承諾,持有的無錫銀行、國聯證券A股股票,自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不轉讓。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不能上市后就減持,但仍將會大幅增加投資收益。
投資收益力挽狂瀾
實際上,國聯信托在業內排名靠后。在行業轉型背景下,主業不濟,投資收益成為組成收入的半壁江山,大幅提振國聯信托業績。
財報顯示,國聯信托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6.42億元,同比增長7.4%,凈利潤4.07億元,同比下降4.7%。其中,信托主業收入僅為2.26億元,占總收入比例為35.18%;而股權投資收益3.44億元,占總收入比例為53.61%,超過信托主業。
國聯證券成為國聯信托投資收益的主要來源。2015年,國聯信托所持的國聯證券20.51%股權,為其貢獻了3.02億元投資收益。其次是無錫銀行,所持無錫銀行10%股權,為國聯信托貢獻了2162萬元投資收益。
江蘇信托亦受益股權投資
“現在很多信托公司都在構建屬于自己的金控平臺,多拿幾張金融牌照。”一家信托公司研究員表示,“因為不同的牌照,景氣周期不一樣,可以有效平滑產業周期對整體業績帶來的波動。”
上述人士所言非虛。受益于銀行金融股權投資的典型公司還包括江蘇信托。
2015年江蘇信托營業收入為16.39億元,凈利潤13.4億元,行業排名分別為第22名和第12名。令人意外的是,江蘇信托人均凈利潤以1763.18萬元位居行業第二。
業內人士認為,江蘇信托營收和信托資產規模在業內并不突出,而凈利潤和人均凈利潤卻穩居行業前列,正是得益于其投資的銀行股權。2015年,江蘇信托從江蘇銀行取得的投資收益高達8.32億元,占其營業收入的5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