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信托消息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信托新開1234個A股股票賬戶,而10月、11月分別為592、707個。
2016年三季度,股票信托業務顯現回暖跡象。來自中國結算的統計數據顯示,8月至11月,信托機構新開A股賬戶數分別達714、675、592、707個,而6月和7月分別為206和299個。中國信托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投入股市的信托資金達4800億元,較二季度增加700億元。
多家以證券業務見長的信托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股票信托業務復蘇的結構化特征較明顯。從交易結構看,股票信托大體可分為三類:傘形信托、單一賬戶結構化配資業務、沒有杠桿的管理型產品。前兩類是場外配資的重要形式。
自2015年清理整頓之后,傘形信托業務不可能新增,本輪股票信托業務回暖的“推手”主要是單一賬戶結構化配資業務。正是因為這一點,雖然目前信托新開股票賬戶數接近2015年牛市火熱時的水平,但涉及的資金量遠不及彼時。
經歷了2015年股市大幅震蕩以及場外配資收緊后,目前新增股票信托業務集中在少數幾家信托公司,部分曾經在2015牛市中“叱咤風云”的信托公司如今在這一領域展業較少。
資料顯示,2015年3月至6月,信托新開A股股票賬戶數分別為869、1185、1107、1977個。
在2015年的“杠桿牛市”中,信托是資金入場的重要渠道之一。業內人士回憶,在當年3月至5月,股票信托業務最為火爆,一些信托公司業務多得做不過來,只得提高門檻。6月A股大幅震蕩后,場外配資業務受到一系列政策限制,加上市場不景氣,股票信托業務由盛轉衰,經歷了長達一年的“寒冬”。
除增量資金入市外,通道業務轉移也是股票信托業務回暖的一大重要原因。基金子公司曾是開展結構化配資業務的重要渠道,但2016年以來,基金子公司的監管政策收緊,股票類和混合類杠桿比例不得超過1倍,不得直接或間接對優先級份額提供保本保收益的安排。信托公司的監管要求相對寬松,杠桿比例最高可達兩倍,信托公司可為優先級資金提供保本保收益的安排。
此外,2016年基金子公司實施凈資本管理,基金子公司陸續減少甚至停止開展通道業務,通道業務回流資本金相對充足的信托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在配資需求增長的背景下,一些信托公司開始囤積股票賬戶。某證券信托經理表示,一些信托公司擔心未來結構化配資業務收緊,預先多開一些股票賬戶,以防政策變動后限制新開戶。2009年6月,相關監管部門叫停信托公司新開證券賬戶,這一禁令延續至2012年。在此期間,一些信托公司依靠轉讓提前囤積的股票賬戶獲利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