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理財的方式有千萬種,為何?因為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有的人想要短期投資,有的人想要長期投資;有的人喜歡保守一點的,有的人又喜歡激進一點的;有的人因為錢多才想要理財,有的人又恰恰相反,是因為錢少才想要理財...今天,筱媛就給大家講一種新的理財方式——信托理財。
那信托理財產品適合什么樣的人呢?答案是:高凈值的投資者。因為信托投資門檻基本是300萬元起步,但每個項目有50個名額只要100萬起,這與其它的理財產品相比,算是很高的門檻了。除了門檻限制以外,信托的投資期限一般也比較長,大多要1-2年。
既然信托產品門檻又高,投資期限又長,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選擇信托理財呢?就像每枚硬幣都有正反兩面一樣,每個理財產品既有劣勢,就肯定有自己獨有的優勢,相對于其它產品來講,信托產品就有兩大優勢:
信托產品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優勢就是債務隔離,這個優勢很重要!那什么是債務隔離?簡單來講就是信托財產在法律上獨立,信托一經成立,信托財產即從委托人、受托人、收益人的財產中分離出來,便不受委托人、受托人(信托公司)以及受益人的債務關系追索。也就是說,信托財產不能被清算、償債和破產等,即使信托公司出現破產,信托財產還可以完整地交由其他信托公司繼續管理。
信托產品的第二個優勢是產品的多元化。不論是動產,比如:現金、貴金屬、有價證券等,還是不動產,比如房產、生產設備等;是物權,財產的使用權、所有權等,還是債權,股權、收費權等,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只要是有金錢價值的東西,都可以作為信托財產設立信托。因此,信托也被稱為“金融百貨”。
就因為,信托產品有這兩大優勢,很多人都對信托投資青睞有加。那大家在簽信托合同時,重點要看清些內容呢?主要由三個,分別是收益率、期限、以及安全性。
大家在簽合同前,首先要了解產品預期收益率,以及如何分配收益問題。一般來說,信托項目一年分配一次收益,本金到期一次性償還,也有部分產品是按季度分配收益。除收益外,還要考察費用問題。固定收益類信托合同揭示的預期收益率,往往是扣除了相關費用之后,其中包括了信托報酬、保管費、監管費、渠道費等。但也有信托公司會收取1%的認購費,大家要算清楚自己的真實收益。
第二就是期限。因為通常,信托是不能夠贖回的。有些信托合同還會規定,實際操作會根據項目運作狀況,或者期滿之后延期幾月結束的情況。這些期限大家都要看清楚。
第三是安全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了解安全性之前,需要了解信托的投資風險,其中包括政策、項目經營風險等。信托合同中“信托財產的管理與運用”、“風險揭示及防范措施”等項目,需要投資者格外注意。其中要注意對手方的實力、資金用途、還款來源、抵押物,以及其他擔保措施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