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期市場對券商前景并不樂觀,券商板塊整體估值已至低位,但2月以來情況發生了微妙的轉變,一方面證券交易結算資金銀證轉賬連續三周為正,結束了連續三個月資金凈流出的局面,資金悄然進場;另一方面,2月券商全體實現盈利,業績轉折點浮現;同時,《證券法》或在4月提請人大常委會審議,制度上長期利好證券行業規范健康發展,有望提升板塊風險偏好。
截至2月28日,券商行業PE估值為22.6X,PB估值為2.0X,大型券商PB仍在1.4-1.7中間徘徊(海通證券1.64X,中信證券1.41X,華泰證券1.58X,國泰君安1.46X),前期略微悲觀的情緒為券商板塊構筑了一定的安全邊際,帶來較大的上升空間。2月起券商業績向好,券商板塊或迎來整體性的機會,建議超配,并重點關注IPO提速對業績彈性最大的個股。
對于此番回暖,信托市場報以很大的樂觀,值得關注的是,結構化配資業務回暖趨勢也在延續,其對市場走勢的判斷、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更強。在一定意義上更具風向標意義。
隨著監管層對于信托配資杠桿比例的明確,信托市場小幅上行,交易活躍度開始回暖,同時,券商也全體實現盈利,小券商在低基數下環比大增,業績拐點顯現。引起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滬深300指數小幅上漲1.91%,創業板指上漲2.17%,非銀金融指數上漲0.59%,證券指數上漲1.28%。兩融日均余額8928.17億元,較1月減少183.72億元,兩市日均成交額4461.97億元,較1月上升19.77%,市場交易活躍度開始回暖。
30家券商營業收入環比上升5.23%,凈利潤環比上升24.02%。營收方面,中信、國君和廣發以12.55億元、11.72億元和10.21億元位列前三,第一創業以0.64億元墊底;凈利潤方面,國君、中信、海通以5.22億元,5.05億元和4.36億元位列前三,上市券商全體實現盈利。凈利潤環比方面,21家券商增速為正,中原、江海和東興等小型券商在低基數下環比大增,分別以1777.09%、597.08和395.66%的增速分列前三,第一創業大幅下降73.68%墊底;同比方面,16家券商增速為正,山西、中信和興業以453.59%、288.56%和211.07%的增速位列前三,東北、國君和國海下降幅度最大。
33家公司登陸A股市場,較上月減少21家,募集資金134.53億元,環比下降55.08%。增發受收縮再融資政策的影響大幅回落,2月僅有12家公司完成增發,較上月減少35家,募集資金154.17億元,環比大幅下降87.59%。債券承銷規模1613.90億元,同比上升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