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正在起步階段,大型信托公司先試先行,隨著財富傳承的理念被廣泛認知,這塊業務的規模不可小覷。未來會探索將更多的保險產品納入信托框架。
近日這個保險金信托在市場上很是活躍,吸引了一大波投資者的關注。尤其是這兩天以來,這個保險金信托的優勢更是逐步凸顯,讓人愛不釋手。
有數據顯示,中國高凈值人群正以每年接近GDP增速兩倍的增長率在成長。很多企業主和家庭開始從“創富”階段過渡到“守富”及“傳富”階段。
他們中有超過60%具有企業主背景,這些創富人群絕大多數已超過50歲。企業的接班人問題、創富一代自身的身體和婚姻狀況對企業未來走向的影響、財富的保值增值與分配;二代的婚姻風險、人身意外風險乃至接班、轉型與發展問題;更遠到三代的身心健康、教育、家族精神傳承等。如何穩妥有效地“傳富”,正成為其焦慮的并迫切需要找出答案的問題。
剩下超過三分之一的高凈值人群中則有一半是“金領”,雖然他們的收入來源與家庭/家族結構相對簡單很多,但這些人很多有境外學習或工作背景,乃至擁有境外居民身份,對于投資與稅收問題越來越敏感,從一個長遠的眼光,無論出自資產有序傳承、子女育成、贍養長輩、養老保障、消費規劃等角度,這群人也正積極尋求財富的有效節稅與合理分配的解決方案。
家族財富的管理與傳承,往往是線條豐富、結構復雜、極具個體化的解決方案。在這些方案之中,必定出現的部分是保險規劃乃至保險金信托的安排。中國市場的保險金信托是隨著家族信托的興起而產生的。
保險金信托成為很多中國高凈值客戶試水建立完整家族信托的“敲門磚”,不是沒有原因的。
首先,保險+信托,比較簡單又有效地解決了“三權分立”問題。家族資產的所有權本來就是似是而非的,創富一代與兄弟姐妹乃至父母間的資產本身是很難分割的,這種模糊的心理和情感認定,很難經受住時間和家族不斷擴大的挑戰;在管理權方面,不僅涉及家族的資產由誰打理的問題,也涉及要傳承的資產是否與負債分割,不僅在意愿分配的時候存在,且在實施的時候還有與當初期望同等的價值。所以,部分指定的資產由專業的第三方打理,不失為一個穩妥的方式。而保險+信托的方式,也體現了在相當長的時間(即國內家族信托與資產管理尚未達到國際水準的較長階段),事實上由獨立的兩家金融機構進行履約承諾與互相“監管”的事實。在受益權方面,保險金信托更體現了其直接、長期、明確,并且不受繼承權公證拖累的有效性。
其次,保險金信托本身的私密性和便捷性,令身故保險金或生存金的安排能更貼近投保人的意愿,并無需提前(保險理賠未發生之前、信托資產未分配之前)公布或公證,其安排的更改也相對更私密與高效。近年來隨著一些著名遺產糾紛官司被八卦新聞傳播,國人們也逐漸清楚地認識到遺囑公證是不等于繼承權公證的,所以復雜關系下僅憑遺囑就順利傳富或分配遺產的情況很少見。而基于《信托法》保護的保險金信托,則避免了繼承權公證的繁雜手續乃至遺產披露的手續。這種安排更適合對家族信托有概念無實踐的高凈值人群。
第三,保險金信托的“門檻”通常要低于家族信托,同時具備高杠桿性。相比較動輒幾千萬元現金外加一定手續費的家族信托,保險金信托通常折合年保費甚至不足百萬元就可設立,通過每年不斷地投入而增長,同時,一些終身壽險或定期壽險也達到了數倍乃至數十倍的保障杠桿。
最后,雖然保險金信托的資產是非常簡單的(僅涉及與保險給付有關的現金資產,不涉及任何股權、房產、收藏等復雜的家庭或企業資產),但其分配與傳承的原則和思考路徑與家族信托并無二致。都涉及到分配給誰、何時分配、分配條件與金額等。通過這種長期規劃與指定受益人,解決了很多現實中面臨的問題。